專家分析認為,我國并不是一個糧食供應很充裕的國家,因此用新糧來生產乙醇汽油將面臨著兩個問題:第一,生產成本難以降低;第二,新糧能否保證持續(xù)穩(wěn)定供應還是個未知數(shù)。在這種情況下,乙醇汽油推廣戰(zhàn)略將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陳化糧喂不飽乙醇企業(yè)?!眹野l(fā)改委工業(yè)司的一位官員這樣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中國政府推廣乙醇汽油的最初設想出現(xiàn)在1999年前后,當時中國的糧食嚴重積壓,國家不僅要拿出大量資金去新建糧庫,還要對庫存的糧食提供每年每噸幾百元的補貼,財政不堪重負。如何解決陳化糧問題是當時的當務之急。所以在幾個糧食主產區(qū),國家規(guī)劃了幾個大的乙醇生產項目,用陳化糧來生產乙醇,以滿足試點車用乙醇汽油所需變性燃料乙醇。
據(jù)介紹,自2000年推廣乙醇汽油以來,在“十五”期間,國家先后投資黑龍江華潤、河南天冠集團、吉林燃料乙醇有限責任公司、安徽豐原等四家燃料乙醇生產廠家,總年產能達102萬噸。這位官員評價說:“此舉既有利于解決陳化糧問題,又有利于能源與環(huán)保問題?!?
隨著這幾年乙醇汽油推廣試點范圍的擴大,陳化糧也逐漸消耗完畢,乙醇生產企業(yè)的原料來源正在悄悄地發(fā)生變化。吉林省糧食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劉笑然介紹說,20世紀末囤積嚴重的陳化糧到現(xiàn)在已經基本被四大乙醇生產廠家消化完畢,現(xiàn)在燃料乙醇的生產不再全是用庫存陳糧,很大一部分是新糧。而據(jù)河南省乙醇推廣辦副主任任文杰介紹,用陳化糧提取乙醇是解決糧食積壓問題的過渡性措施,陳化糧消耗完后,必須轉向新糧。
黑龍江華潤酒精廠的林明處長向記者證實,他們現(xiàn)在生產燃料乙醇的原料有很大一部分是新糧,“2004年用了34.5萬噸陳化糧,今年也在積極爭取得到一些陳化糧,但估計不會有太多了,所以我們在一些糧食主產區(qū)都設立了自己的新糧收購點?!?
隨著燃料乙醇生產原料由陳化糧轉向新糧,乙醇生產企業(yè)的成本也隨之攀升?!瓣惢Z的價格比新糧要便宜,而且陳化糧的水分要比新糧少,因此用陳化糧提取燃料乙醇的成本比新糧要低。”乙醇生產廠家們這樣認為。
為鼓勵乙醇燃料生產,國家出臺了相應的補貼優(yōu)惠政策:在定價方面,燃料乙醇賣給中石化與中石油的價格為國家發(fā)改委同期公布的90號汽油出廠價乘以0.9111,而參照目前90號汽油的價格,國家對燃料乙醇的補貼是一噸1000元左右。對于上述四個生產調配車用乙醇汽油的變性燃料乙醇企業(yè),國家也給予相應的補貼與稅收優(yōu)惠政策:對增值稅實行先征后返,免征燃料乙醇5%的消費稅,國家還將根據(jù)相關政策優(yōu)先供給陳化糧;在結算時,保證乙醇廠每噸燃料乙醇有100元左右的利潤。
然而即便如此,燃料乙醇生產企業(yè)面臨的成本壓力仍舊不小。天冠集團在河南并未享受到市場壟斷所帶來的超額利潤,反倒一直在賠本賣燃料乙醇。據(jù)了解,天冠集團主要是靠小麥來生產乙醇,生產一噸燃料乙醇的成本大致在5000元以上,如此高的成本,使得天冠在享受了國家優(yōu)惠政策后仍然有虧損,并沒有得到所謂的100元左右的利潤。
國務院扶貧辦有關人士說:“從目前來看,國家每年要拿出20多億元來補貼這四個燃料乙醇生產企業(yè),但隨著國家乙醇汽油推廣范圍的擴大和乙醇汽油消耗的增長,國家對乙醇的補貼負擔會越來越重,根據(jù)相關政策,在未來的幾年里,對乙醇生產的補貼會逐年遞減,這對生產企業(yè)來說壓力不小。”
顯然,單單依靠糧食作為燃料乙醇的原料不是長久之計。如何解決原料替代問題,降低燃料乙醇的高成本,是四大乙醇生產企業(yè)不可回避的難題。一些企業(yè)已經開始探索使用紅高梁籽、薯干等做原料提取乙醇。天冠集團早在30噸燃料乙醇建設之初就預留了一條薯干生產線。而且已與老撾達成協(xié)議,將在老撾建立木薯生產基地。但由于技術原因,目前這些原料成本比用糧食釀造還高。
廣西農業(yè)科學院院長一位專家告訴記者,國家有關部門已經要求廣西、廣東兩省區(qū)著手研發(fā)車用甘蔗燃料乙醇,若技術攻關成功,成本控制得當,我國采用甘蔗生產燃料乙醇,將會有很好的發(fā)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