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品期貨的大海里,基金扮演著Killer Shark的角色。2005年的商品期貨市場,注定是一個基金橫行的年代
2005年春節注定讓許多在商品期貨市場持有空頭部位(注:持有在未來某個月份賣出該合約的持倉)的交易者寢食難安。短短十天里,從大豆、豆粕,到玉米、小麥,從棉花到原油,從銅到黃金,大宗商品期貨市場似乎著了魔一般地全線上揚,讓人們想起2003年底,當時也曾出現農產品、金屬以及能源商品期貨全線上漲的格局。
只是,今年的上漲尤其令人感到意外。事實上,就在2月4日,期貨投資者告別市場歡度春節的當天,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大豆期貨跌破了500美分的重要關口,其他商品期貨品種的走勢也普遍疲軟。一切似乎都在市場的預期之中。
如同倫敦標準銀行集團的一份報告所言,倫敦三月銅價預計可能在每噸跌至2800美元后,期價才能再續上升動力。但是行情似乎給許多人開了個大玩笑,就在眾多人士齊聲看淡商品期貨后市的時候,一股神秘的力量卻開始悄然入市,在國際商品期貨市場掀起上漲的狂潮。
上漲狂潮意外而至
從2月3日到2月28日的不到一個月里,倫敦金屬交易所的三月銅期貨每噸上漲了229美元,漲幅達到7.6%,紐約商品交易所的三月銅漲幅更高,達到8%。紐約商業交易所的原油期貨每噸上漲了5美元,漲幅超過10%,價格逼近每桶52美元。如果陳久霖的期貨空單沒有平倉,虧損恐怕又要增加上億美元了。
但農產品期貨的漲幅更為凌厲,以全球最大農產品期貨交易所CBOT為例,2月3日到28日期間,大豆期貨上漲了113.5美分,漲幅超過22%,豆粕漲幅也超過兩成,而玉米和小麥的漲幅也達到了10%到16%。紐約棉花期貨也一改以往軟綿綿的脾氣,走勢格外強勁,期價重新回到了50美分以上,漲幅達到18%。
這讓眾多機構的分析師們大感意外。就在一個月前,市場上還在談論2004/2005年度農產品供應的壓力,包括飛馬期貨等著名機構的分析師也在日報中不斷調低對大豆價格的預測,最低者已經看到了425美分/蒲式耳。
歐布瑞恩公司的分析師在北京講課的時候也再三強調指出,目前由于期末庫存龐大,因此將會繼續給大豆市場帶來壓力。
那么,在短短一個月里,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讓全球商品期貨市場比翼齊飛呢?
神秘力量并不神秘
假如我們相信市場永遠都是對的的古老格言,很顯然,市場的基本面已經發生了絕大部分人尚未察覺到的變化。
而商品指數基金就是扮演著先知先覺角色的一股神秘力量。
一提到指數基金,人們很容易聯想到那些關注股指變化的證券基金,很難將其和充滿鄉土氣息的農產品聯系到一起。事實卻并非如此。
近年來,美國的商品指數基金規模發展迅猛,從2003年6月到2004年12月的18個月里,指數基金的資金規模已經擴大到400多億美元,增幅達到160%。近年來美元匯率持續走低,股市和債市也是表現平平,使得投資這些市場的基金收益乏善可陳。但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商品期貨市場卻是一支獨秀。
由于全球經濟增長,特別是中國對大宗商品,尤其是工業原料的需求持續旺盛,推動全球工業商品以及農產品價格強勁飆升。而商品指數基金既可以讓基金分享商品價格的牛市盛宴,還可以提供基金非常挑剔的流動性和成交量,因為只有進出自如,才能讓基金如魚得水。
隨著大宗商品價格在過去一年多來整體走高,指數基金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事實上,過去三十多年來,高盛商品指數基金的年均回報率要比投資債市和股市的回報高出1到3.5個百分點。
而今年1月份以來,隨著高盛商品指數(GSCI)調整了自己的成分商品比例,跟蹤這一指數的基金也相應對投資組合作出調整,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簡稱CBOT)的玉米、小麥、大豆和豆粕等市場建立了多單部位。
據道瓊斯新聞社的報告,2005年高盛商品指數(GSCI)中的玉米加權從2.76%提高到了4.11%,大豆從1.72%提高到了3.01%,芝加哥小麥從2.71%提高到了3.87%,堪薩斯小麥從1.21%提高到了1.41%。農產品的整體加權目標從11.95%提高到了16.35%。因此,指數基金今年也相應增持農產品期貨市場的多單。正是由于指數基金重新分配投資組合,掀起了農產品期市的波瀾。
由于指數基金建倉通常在五個交易日內完成,所以,往往會在短期內給市場帶來巨大波動。以今年為例,截止到1月10日的五個交易日里,指數基金在芝加哥大豆期貨上建多單1萬手,同期3月大豆期價漲幅高達4%以上。
多單加速商品漲勢
過去兩年半來美元持續走軟,對歐元貶值幅度高達30%,大量資金迫切需要尋找新的保值避險資產,而商品期貨市場也就日益顯現出其作為避險品種的吸引力。
進入2月份以來,美元匯率再度下跌,截止到2月28日,美元指數創下6周半來的新低。美元匯率下跌后,使得美元定價的商品競爭力增強,美元定價的金屬、原油以及農產品變得更有競爭力,也有助于刺激商品需求的提高。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代表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的商品研究局指數(CRB index)最近創下了1981年來的最高水平,這也進一步吸引了更多資金進入商品期貨市場做多。
從各個商品的具體基本面來說各有不同。銅市的大幅走高和季節性因素以及目前全球依然存在較大的供需缺口密切相關。根據國際銅研究組織在春節期間發布的數據,2004年1至11月份全球銅供需缺口達832000噸,幾乎是上年同期的一倍,原因在于需求增長速度高于供應增幅,其中全球精煉銅的用量同比增幅為5.7%,而精煉銅產量同比增幅僅為3.4%。盡管目前世界大銅礦的生產量正在迅速提高,銅精礦的供應量顯然也在增長,但是冶煉產能方面的限制妨礙了銅供應增長的速度。除此之外,季節性因素也對銅價構成支撐。2月底和3月份期間,銅價傾向于走高,其原因在于春節后往往是建筑項目開工的時候,各種原材料的采購也會在這個時候集中發生,而銅的主要用途就是建筑業。隨著我國近年來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頭號銅消費國,這一季節性特點似乎得到了增強。此外,由于夏季是冶煉廠例行檢修的時候,屆時產量可能降低,所以許多用戶通常選擇在春季采購,今年可能尤其如此。因為目前全球銅庫存水平位于低位,特別是和全球消費相比,位于很低的水平。截止到2月8日的一周,LME銅庫存為54025噸,依然遠遠低于三年前的98萬噸的高點。將倫敦金屬交易所和紐約商品交易所的注冊銅庫存加到一起,也不足全球三日所需,加上近幾周來上海期貨交易所銅庫存也大幅降低,從圣誕節前的44000噸一度降至不足20000噸的水平。此外,市場上缺乏應對供應中斷的緩沖庫存,考慮到全球銅市供需缺口仍然存在,加上大盤進入季節性走強的時間段,這意味著,至少在未來幾個月里,全球銅市仍然有機會再創高點,我國銅市也很可能在上半年繼續保持強勢走勢。
從農產品市場而言,當前的基本面并沒有完全轉好,無論是小麥玉米,還是棉花大豆,當前世界供應不但沒有短缺,供應反而十分充足,但基金巧妙地抓住了南美天氣這條主線索充分加以發揮。由于最近南美部分大豆產區天氣干旱,巴西大豆產量比一個多月前的預測值受損近500萬噸,令人擔憂全球大豆庫存可能沒有先前預期的那么寬裕。此外,北半球春播季節即將到來,市場關注的目光逐步投向2005/2006年度作物,而美國農業部等機構預測,今年大豆、小麥、玉米和棉花的產量將會低于上年。另外,盡管目前農產品的供應量巨大,但這一基本面的利空早已為人熟知,或者說,早已在前期的綿綿跌勢中得到徹底的消化。而當前農產品的價格普遍處于多年來的低價區,因此,在指數基金建倉的引導下,原先持有巨量凈空單的商品基金也開始扭轉了看空心態,2月份的最后兩周里加速平倉,在2月份的最后一個交易日里全面翻為凈多單持倉。展望后市,農產品市場的基本面似乎再次令人無所適從,一方面,陳作物的基本面繼續利空,但新作物的供應卻存在著較大的變數,這預示著,至少在北半球春播開始之前,農產品期貨市場的波動將會加劇。從基金的動作看,目前已經全線翻為凈多單,似乎給了我們一個答案。
但是對于投資者來說,是否與基金共舞,確實頗費思量。考慮到今年中國經濟仍然面臨宏觀調控的壓力,電力、能源的供應緊張局面仍然難以在近期得到根本的改善,因此,如果頭號用戶中國的需求出現預期中的放慢,將會加快銅價振蕩回落的速度。農產品市場也不例外,3月初發改委網站刊登文章,指出中國大豆壓榨行業存在嚴重的產能過剩,這似乎為大豆進口敲響了預警的鐘聲。而這一切,是否都在基金的預料之中呢?讓我們靜觀其變吧。
表1:2005年春節以來國際商品期貨上漲情況
品種(單位) 2月3日 2月28日 漲跌 漲跌百分比
LME3月銅(美元/噸) 3,006 3,235 +229 +7.62
COMEX3月銅(美分/磅) 138.85 150.00 +11.15 +8.03
CBOT3月大豆(美分/蒲式耳) 502.00 615.50 +113.5 +22.6
CBOT3月豆粕(美元/短噸) 150.70 183.00 +32.3 +21.4
CBOT3月玉米(美分/蒲式耳) 195.00 214.50 +19.5 +10.0
CBOT3月小麥(美分/蒲式耳) 289.75 337.25 +47.5 +16.4
紐約棉花期貨(美分/磅) 43.12 51.24 8.12 +18.8
紐約輕原油(美元/桶) 46.69 51.75 +5.06 +10.8
CRB指數 282.96 305.00 +22.04 +7.8表2:基金在大宗商品期貨增持凈多單
期貨 期貨 期貨期權 期貨期權
2005年初 2月22日 2005年初 2月22日
芝加哥小麥 (38848) (15217) (39868) (13278)
芝加哥大豆 (45070) (29219) (22,472) (9554)
芝加哥豆粕 (24,926) 357 (23,862) 4845
芝加哥玉米 (92,435) (45386) (109,484) (52360)
紐約棉花 (28957) 8988 (21735) 16442
紐約銅 26523 27718 28052 31104
紐約原油 1638 54176 29761 88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