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低位徘徊時間不會長
根據我們的調研,由于國內部分企業在2004年夏糧收購后出現高位套牢的現象,新的收購資金不足,這將減弱2005年糧食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糧食收購的能力,這一點是一個客觀的因素,在目前國內民營、私人糧食收購群體沒有壯大之前,國有大中型糧食收購企業的收購能力的下降,將延長新糧價格在低位震蕩的時間。
農民惜售的程度,是價格在低位維持多長時間的關鍵。需要搞清的是農民怎樣處理存糧,如果2005年的收成確實非常好,那么農民陳糧拋售的速度就會加快,新糧上市后價格低位徘徊的時間就會長,但從今年的情況來看不會這樣。
架空輪換將推動糧價回升
去年,一部分糧庫在相對較高的價位上輪出了小麥,7、8、9月將面臨著輪入任務。國家已發出通知,讓今年有輪庫任務的企業可以采取先輪入,后輪出的方法輪庫。目前輪庫工作在6月上旬已經展開,在河北省考察時了解到,河北目前多數糧庫可出售糧食基本零,很多糧食企業目前已無糧可出,今年河北省的補庫任務在10億斤,目前補5億斤。因為河北省目前本身收購數量太少,加上南部小麥價格較低,這5億斤,基本要從湖北、蘇皖及豫南等地調來。由于河北等地在河南搶先爭取糧源,豫南的新麥上市價很快就從0.63元/斤上漲到了0.67-0.68元/斤。預計7月-8月間,補庫力量將成為推動糧價回升的第一動力。
另外,在國有糧企收購能力下降的情況下,加工企業的領先收購以及部分在2004年良好經營的糧食企業將成為2005年新糧收購的領頭軍。經過調研我們發現,目前面粉加工企業的加工庫存基本維持一周的加工庫存,隨購隨銷成為主流,而由于新麥上市后水分較高仍不能加工使用,因此加工企業在6到8月份對陳麥的采購力度會較大。
羊群效應會再次出現
到8月份后,隨著面粉加工企業采購力度的加大,糧食收購各種主體紛紛介入市場,而同時,農民惜售的現象會再次出現。在供需總體仍然偏緊的背景下,新糧價格將結束低位徘徊的格局轉而震蕩上揚。在糧食企業全面改制基本完成的2005年下半年,糧食企業大部分融入市場經濟之中,糧食購銷行為的隨波逐流現象會更加明顯,價格一旦企穩上揚,眾人拾柴火焰高的羊群效應會再次出現,價格上漲的新的推動力量會不斷涌現。特別是進入9到10月份后,隨著雙節的來臨,面粉逐漸進入銷售旺季,價格的上漲將會加速。但是此后,價格的上漲將會遇到2004年套牢糧的壓力。
新糧價格的第一壓力位
根據本次調研,我們發現,河南北部、河北以及山東部分地區部份糧食企業在2004年新糧收購時盲目樂觀的搶購了大批糧食,這批糧食的成本價格到2005年8月,河南南部大致在0.76元/斤,河南北部大致在0.79元/斤,河北以及山東大致在0.83到0.85元/斤。因此,在10月份前后,當價格上漲到0.80元左右時,這些糧食企業會大規模出脫手中去年被套牢的糧食并將對價格實實在在的壓力。這和2004年3月份前后河南省大規模拋售高價糧,直接導致全國糧價止漲回落的情形一樣。
秋糧形勢成為秋后麥價的關鍵
秋糧形勢對農民是否拋售手中余糧,會起到決定作用。但是從目前可以掌握的中長期天氣形勢看,今年夏秋兩季南澇北旱的形勢仍將延續并可能加劇,如此以來,秋糧產量不容樂觀,特別是河北的玉米可能會遭受旱災的影響,這樣農民拋售的力度能夠略微減輕,從而緩解屆時的拋售壓力。
國家在2005年加大了對農民進行直補的力度,我們在這次調研中也發現國家的政策已經在基層落實到實處,農民也深受其惠。2005年秋季小麥的播種面積有可能繼續保持較高水平,這也將對秋后的糧價構成影響。總體來看,在2005年年底前后,糧價將形成2005年度的高點。如果2006年的生產一切正常,那么糧價的再次回落必會出現。
鑒于2004年國家進口量增加達到700余萬噸,并大部分轉入國家儲備,國家對價格調控能力再次加強,因此,即使糧食生產出現一定程度的歉收,2005/2006年度內價格很難出現超過2003年高點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