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獨家視點 » 正文

商品定價權決定貨幣定價權

  作者: 來源: 日期:2005-08-30  
     當中國政府宣布人民幣與美元脫鉤,并由一籃子貨幣的波動率決定人民幣價格的波動率時,市場對中國怎樣選擇一籃子貨幣及其一籃子貨幣的構成比例便產生許多猜想,而最應該為市場解惑的經濟學家卻在這個問題上大都啞語。這很簡單,貨幣問題的背后是商品與勞動的關系,而商品、勞動與貨幣的關系又是不少經濟學家希望回避的。

    貨幣的價格由什么決定?仍然要看國家內部的購買力平價(既包括生產資料物價指數與消費物價指數,也包括虛擬經濟市場市值和資產價格市值)水平波動和貨幣供求關系,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還要看進出口商品價格的綜合比較。當然,在今天幾乎所有國家仍然在商品價格的國際比較上采取各種各樣的國家干預政策時,充分的市場經濟是扭曲的。勞工保護、貿易保護,以及頻繁的貨幣市場干預,不斷挑戰貨幣市場定價機制,也使大多數貨幣(包括許多被譽為“世界貨幣”的幣種)的真正價值蒙上了政治陰影。

    但是,無論貿易保護、勞工保護的阻力有多大,無論虛擬經濟市場市值和資產價格市值的泡沫有多大,無論國家干預的程度有多深,貨幣的價格仍然無法長期脫離商品價格和勞動價值這個軸心。只是在許多市場和非市場的因素作用下,偏離度可能越來越大,波動率可能越來越高而已。

    以人民幣為例,中國是購買力平價水平極具優勢的國家,無論是生產資料物價、消費物價,以及虛擬經濟市場市值增加潛力和資產價格的增長潛力等,都對世界具有長期吸引力。這一方面有中國的勞動力價格在建國后的30年中基本沒有參與國際比較,差距太大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的許多資產過去是“無價”的(甚至是無賬的),連國內市場的價值比較都沒有(比如土地)。在改革開放初期,對紛紛涌入的大多數西方國家的貨幣資本而言,面對中國極具增值潛力的城市周邊土地和大量極富創造力的知識勞動者,按他們的價格水平衡量,中國幾乎為零,簡直太便宜了。若按經濟學的價值定律衡量,人民幣在國際比較中應該是一路升值的,特別是在中國保持9%左右的發展速度長達26年之后。但是,人民幣的價格曲線實際是貶值的,特別是以消費物價水平衡量。這個道理很簡單:在中國用于與國際比較的一籃子商品中,向外賣的商品越來越不值錢,買進來的商品卻越來越貴(如資源類商品)。同時,為了不擴大與發達國家的經濟代差,中國的部分勞動力價格(必須留住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必須比經濟發展速度增長更快。這就是現在不少人指責的所謂:增產不增收,繁榮卻不富裕的現象。

    這是不是在使用貨幣武器呢?對此,我們必須明確回答:中國的所謂勞動力成本低廉和許多資產的價值被低估是長期落后導致的,而中國利用比較優勢的勞動力參與國際競爭,是一個后進的經濟體參與全球化的必要條件。幾乎所有的新興市場經濟國家,都是以勞動力或資源的比較優勢參與到這個過程之中的。而由于中國缺乏資源的特殊性又使中國只能走加工業之路,因此對低廉勞動力的依賴更嚴重。

    因此,人民幣價值被低估是客觀原因限制的,是中國“原始資本積累”階段和產業結構升級準備期的必然選擇。

    與發達國家所處的新經濟時代(以創新勞動為主體的產業階段)相比,中國目前還處在工業經濟時代的中期,屬于原始資本積累與產業結構升級同時并存的階段。什么叫原始資本積累階段?就是必須大量進行重復性勞動,生產低附加值產品,而且還必須把大量“不平等”勞動價值交換所獲得的收入轉為超額儲備的階段;什么是產業結構升級準備時期?就是從農業大國到襪子大國、皮鞋大國再到家電大國、汽車大國、飛機大國的轉型時期。這個階段的特征是:在不斷加工或復制別人的創新勞動時,積累自己的創新能力。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汽車。回想10年以前,大規模地生產小汽車對中國來說還是夢想,一個普通的部件都要依賴進口。當時,一輛高檔進口車相當于50~80個中國普通勞動者一年的勞動價值。而在長達10年的復制過程中,我們在小汽車上已經擁有了越來越多的自主制造能力,小汽車的價格越來越便宜,與中國勞動者10年前的實際購買力相比便宜了至少10倍。在汽車這一單項產品上,人民幣的實際匯率水平已經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到了今年,中國已經成為小汽車國際市場的后起之秀,甚至成為低檔車的“傾銷者”。已經有人在驚呼,中國即將刮起的汽車風暴,可能在未來幾年會將國際市場小汽車的價格壓低40%~60%,并最終取得國際市場小汽車價格的定價權。

    什么是定價權?就是在一個產品或產業上的勞動經過世界范圍的比較,其創新能力被國際社會所承認。當這樣的產品或產業越來越多時,一籃子商品交換或世界范圍的勞動比較才是平等的。而只有我們具備了相當多商品的定價權,我們才可能真正擁有人民幣的定價權。相反,在這個階段完成之前,我們必須仍然用低廉勞動力去換取創新勞動力,用犧牲部分產品的定價權去奪取更多產品的定價權。只有當中國“晉升”為全球產業分工的一個較高層次,只有“中國制造”被更多的“中國創造”所代替,只有在中國進行國際比較的一籃子商品中出口商品比進口商品更值錢,中國的勞動者才能真正享受人民幣(名義匯率或實際匯率)升值帶來的普遍福利。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