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獨家視點 » 正文

我國糧食生產必須應對高油價帶來的挑戰

  作者: 來源: 日期:2005-09-01  
     7月23日,國家發改委年內第四次上調汽柴油價格。最近一周,東北地區柴油零售價每噸已經達到4415元。國內油價持續走高直接制約了我國農業機具的推廣使用,對我國糧食生產能力的正常發揮構成壓力,我國亟待通過實施農業用油補貼政策應對這一不利局面。

    ——生產成本提高引發農民擔憂

    記者近日在黑龍江、湖南等糧食生產大省調查了解到,今年以來,由于國內成品油價格持續上漲,除了農藥、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居高不下外,農業機械化推廣更是遭遇很大阻力,農民對高油價造成的生產成本提高有所抱怨。

    黑龍江省綏化市新源村農民劉春陽說:“柴油漲得太快了,春天的時候還700多塊一桶(約170公斤),現在已經漲到860元。按過去的行情,除去種子、化肥、農藥、柴油的成本,60多畝大豆一年能收入1萬余元。今年,本來柴油漲價就增加了不少成本,在加上前幾天大豆受淹的損失,以及兩桶柴油(1700多元)排澇的成本,收入全完了。”

    巴彥縣羅河村農民劉偉一告訴記者,按水稻畝產650公斤計算,一畝約有1200元收入,刨去其它成本,一桶油(170公斤)600-700元勉強能夠承受,再漲就受不了了。巴彥縣萬發鎮農民任海江說,因為油價高,眼下生產都保證不了,對秋季整地,好多農民認為“雇不起大機械,干脆用馬簡單整整得了”。

    在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岳家橋鎮大泉村村民陳雪昌告訴記者,去年收割一畝水稻的價格還是40多元,今年一下子漲到55元。

    ——農機推廣受阻威脅糧食生產

    據黑龍江省農業機械化管理局局長李國軍介紹,這個省農業田間機械化作業總量約為6億標準畝,平均每標準畝消耗農用柴油1.5公斤,全年農業生產耗油總量為80多萬噸。按照7月23日柴油價格平均每噸上漲250元計算,僅這一次漲價農民秋季機械化生產成本就要增加支出1.25億元,這個數字對農民來說,很難承受。

    據悉,在現有耕地數量很難增長的情況下,只能靠農業生產標準化,在單位面積上提高單產,這意味著糧食生產要在標準化上下功夫,而農業的標準化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種子的標準化,再一個就是農機田間作業標準化。如果搞田間標準化作業,實現農機農藝相結合,一般糧食增產幅度在20%左右。以大豆為例,標準化作業情況下,一畝產量在170公斤左右,而如果達不到標準化作業,一畝僅能產糧130公斤左右。

    李國軍分析,柴油價格持續走高的影響有四方面,一是農民養機用機積極性將會下降,先進的機具及耕作技術得不到推廣、應用;二是大量農機具閑置,有效資源得不到利用;三是牛馬犁重新出現在田間地頭,生產力嚴重倒退;四是缺乏農業機械標準化作業的支持,農產品品質將大幅度下降。李國軍表示,受柴油價格走高因素的影響,黑龍江今年秋季的整地量減少已成定局,這一狀況直接威脅明年春季糧食生產的質量和產量。他說:“眼看9月中下旬要開始收獲和整地,今年雨水量這么大,土壤含水量這么高,如果農民無力在機械化作業方面投入,秋季不整地的話,明年春季種地就更是難題。”

    ——出臺農油補貼保證糧食安全

    據悉,1994年以前國家對農業用油有所斜傾,由省農機部門負責向系統內加油站調配一部分計劃內農業用柴油,專項用于春耕和秋收農忙季節生產。1994年以后,隨著國家政策調整,農業用油價格與市場價格保持一致,不再享有優惠政策,使得農機系統的加油站逐漸萎縮、倒閉。農機部門一直呼吁對農油進行補貼,但始終沒有啟動。

    黑龍江省于2003年啟動農機作業合作社試點工作,合作社全部采用大型和新式的機械裝備,開展代耕作業為農服務,在狠抓經濟效益增長的同時,帶動了農業生產水平的全面提高。2004年,這個省合作社所在的村,主要農作物平均單產提高10%以上,總計增產糧食4000萬公斤。目前,全省農機作業合作社作業服務區161萬畝耕地,總計節本增效達到1億多元,平均戶均增加收入2654元。

    然而記者來到綏化市北林區新源農機作業合作社采訪時,總經理高福林卻滿面愁容,“油價再這么漲下去,我們就難繼續為農民服務了。”據高福林介紹,農機合作社的機械為農民服務每標準畝收取10元錢,而這一收費標準是按1997年時柴油每噸2550元的水平測算的。8年過去了,柴油的零售價已經漲到每噸4400多元,可機械作業收費一直沒漲。“要是漲價,老百姓春天就自己刨地,更不用機械了,明年的糧食產量和質量可想而知。”

    在湖南省,情況同樣不容樂觀。1994年以前,國家分配給湖南全省的農用油指標是20萬噸,當時每噸油低于市場油價1500元左右,等于補貼農民3億元。而當年湖南全省的農業機械動力保有量是1400萬-1500萬千瓦,今年全省保有量突破3000萬千瓦,翻了一番。而市場油價也比1994年時翻了將近一番。湖南省農業機械化管理局辦公室主任潘新初說,現在耕種收割一畝田耗油2公斤,還不包括排灌、運輸等,油價上漲肯定增加了農民的負擔。目前國家雖然對一些項目縣購買大型農機具進行補貼,但隨著油價不斷上漲,對一些農民來說,農機具買的起,卻養不起,抑制了農民的購買積極性。

    據悉,農業部農機化司已經拿出300萬元實施農油補貼試點,湖南衡東縣為6個示范縣之一。衡東縣農機局局長劉仁秋介紹,兩個試點鄉鎮農機手與農機站簽訂燃油補貼合同,同時與農戶簽訂農機作業服務合同,按照“多作業多補貼、少作業少補貼、不作業不補貼”的原則,對機手進行補貼。這項工作讓農民得到實惠,農機作業收費價格每畝降低了2-5元,既減輕了農民負擔,還推進了農業機械化發展,激發了農民購買農機具的積極性。在項目實施區,農業機械增長速度達到12%,是去年同期的2倍,開始出現一些農機大戶。  

    目前,國內一些城市針對油價居高不下的狀況,已開始對出租車等行業給予補貼。記者認為,從國家糧食安全角度出發,我國更應對農業生產給予支持。建議加大對糧食主產省份現有的農業機械補貼額度,專項用于機械作業用油補貼,以鼓勵農民使用農業機械和種糧積極性,穩定糧食生產。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