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的調查結果顯示:由于去年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滯后影響,今年以來企業景氣指數持續小幅下降,三季度,全國企業景氣指數為132,比上年同期下降2.6點。總體來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將小幅逐步降溫,但從絕對數看,仍保持在景氣高位平穩運行。
目前,產業投資結構矛盾仍比較突出。通過近兩年來“有保有壓”的宏觀調控,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逐步回落,趨向平穩,但產業投資結構矛盾仍很突出。一是工業投資增長速度仍高達36.8%,表明經濟增長動力仍很強勁。工業投資增長過快,會形成潛在的工業產品供應能力,在社會需要增長穩定的情況下,供給的過快增長會形成未來的產能過剩和資源浪費。
二是大量資金投向采礦業。由于近年來礦產資源價格普遍大幅度上漲,今年前8個月采掘業產品出廠價格在去年大幅度上漲的基礎上又上漲了25%以上。由于利潤很高,導致采礦業投資同比增長50%。其中,煤炭開采及洗選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等投資同比增長速度達8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投資十分分散,三五成群,到處開礦,小煤窯、小鐵礦、小鋅礦、小錫礦等遍地開花,開采率低,事故多,資源浪費嚴重,并且相當多的廠礦有當地政府官員參與。盡管國家三令五申,要求黨政干部撤出投資煤礦的股份,但有人竟寧愿撤職也不撤股,足見利潤是多么誘人。
三是交通運輸行業投資增長較高。 1-8月,城鎮交通運輸行業500萬元以上項目計劃總投資28274億元,同比增長33.1%。交通運輸行業在我國還是一種公共產品,過去是經濟發展中的瓶頸產業,現在各地情況各不相同,有的城市道路非常擁擠,也有些地方道路閑置時間較多,但是這個行業投資不受限制,而且有政府財政資金支持,是各地政府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從需求的角度來看,需求在逐步降溫。據商務部調查,在600種主要消費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只有26.7%,供過于求的為73.3%,沒有供不應求的商品。煤電油運的緊張狀況也有相當緩和,部分行業產品庫存明顯增加。8月份出口交貨值增幅明顯回落,出口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比上半年下降了7.5個百分點,表明外需也在降溫。然而,在需求降溫的同時,供給并沒有降溫,1-8月,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44115億元,同比增長16.3%。鐵礦石、焦炭、生鐵、粗鋼、鋼材、鋁材、食品制造、紡織服務制造等行業生產增幅仍很高。如果不想方設法啟動需求,供給的增加只意味著庫存的增加,資源的浪費。
國內銷售增長放緩對工業利潤下滑的影響開始顯現。今年上半年,工業銷售產值同比增長27.5%,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4.3個百分點。其中,內銷增長26.6%,增速同比下降5.1個百分點,內銷增長放緩的跡象較為明顯。部分行業內銷增速大幅下降,導致利潤下降或增幅顯著回落,如鋼鐵行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行業、建材行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等。由于內銷增長明顯放緩,上半年電子通信行業銷售產值增長19.7%,增速僅為上年同期一半,為四年來最低水平。受內銷大幅放緩影響,上半年電子通信業利潤出現了三年來的首次下降,比上年同期下降5.5%。通信設備制造業、電子器件制造業、家用視聽設備制造業等行業的利潤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同時,企業家信心指數也在持續下降。今年以來,企業家信心持續回落。前三季度,全國企業家信心指數分別為135.9、128.5和127.6,企業家信心指數近兩年來首次跌至130以下。這說明,維持了近兩年的企業家對宏觀經濟發展的良好信心和預期出現了明顯下調。從行業看,除社會服務業、建筑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略有提升外,其他行業均有下降。從企業看,除聯營企業、私營企業的企業家信心指數有所提升,其他類型企業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別是股份有限公司比上年同期下降14點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