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玉米價格上漲的有關問題
一、今年以來特別是近期玉米價格的上漲情況?
近期以來,國內玉米價格穩步上漲態勢, 6月初,主產區長春市玉米價格為1880元/噸,而5月初的價格為1810元/噸,漲幅為3.8%;6月初,玉米主銷區廣州市到港價格為2080元/噸,而5月初時價格為2020元噸,漲幅為3%。
從今年上半年玉米價格來看,國內玉米價格表現出持續上漲行情,今年5月國內玉米月度均價為1960元/噸,比1月份1821元/噸上漲了7.6%,而同比漲幅更是達到了22%(如下圖)。
2008-2010年國內玉米月度均價
二、玉米上漲原因?是否了解部分企業囤積糧食的問題?
今年玉米價格上漲,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主要原因如下:
1.2009年國內玉米減產引發市場供應趨緊,養殖需求提高。由于東北等地區玉米生育過程中出現了干旱天氣,作物單產受到了不利影響。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的最新預計,去年全國玉米產量為16300萬噸,較上年下降了290萬噸,降幅1.8%,而玉米主產區東北地區產量更是下降6000萬噸,較上一年減少了500萬噸。受此影響,國內玉米供應出現趨緊狀況。而同時,隨著金融危機影響逐步消退,飼料養殖企業與深加工企業消費需求恢復并有所增長,對玉米的需求開始恢復提高。
2.今年上半年出現不正常天氣對玉米產生影響。不正常天氣的具體表現為:
北方地區降雪頻繁。今年我國北方地區降雪次數頻繁,降雪總量大,降雪時間長在過去幾年均屬少見。去年11月份華北黃淮地區特大暴雪天氣直接引發了玉米價格大幅上漲,而今年元旦過后、春節過后幾次較大的降雪天氣均引起農戶售糧受阻、物流運輸困難和玉米供應緊張。進入4月份東北地區還有零星降雪,對于農戶玉米安全儲存構成較大威脅。4月份東北地區氣溫偏低,田間過濕,春播受到延遲。
西南大旱。西南五省區去年雨季結束過早,秋冬季降雨明顯偏低,旱情持續發展。冬小麥、甘蔗等小春作物減產已成定局,拖延玉米播種農時,大春作物播種面臨旱情繼續擴大的威脅。由于擔心西南地區糧食受旱減產,市場看漲預期加劇,部分地區玉米等糧食價格發生大幅波動。
3.農戶延遲賣糧導致市場供應階段性偏緊。近年來惠農政策越來越好,主產區農戶待價而售的能力提高,出售玉米的方式已經發生改變。農戶對于價格預期較高,惜售心理增強。受東北玉米價格上漲帶動,華北黃淮地區市場價格由弱轉強。農戶銷售進度平緩,今年前幾個月基本沒有集中上市高峰。大量玉米滯留在農戶手中,銷售季節將延續到夏季。
4.銷區玉米供應大量集中于大型企業。由于銷區飼料企業在4月底之前采購東北玉米享受70元/噸的補貼,部分運作積極的大型飼料企業加大庫存,庫存量在30-50天左右,但是國內大部分飼料企業庫存不足。另外,由于中央直屬企業和中央儲備糧系統企業采購東北玉米外運銷區同樣享受70元/噸左右的補貼,導致銷區玉米供應越來越多由中糧、中紡、華糧等中央直屬企業把持,貨源供應集中度明顯提高,這一定程度上會推動玉米價格上漲。
三、玉米價格上漲對飼料企業造成的影響?
今年上半年玉米價格大幅上漲,由于玉米占動物飼料的60%以上,這給企業帶來一定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一是受原料成本上升的影響,使飼料企業利潤縮減。5月份,育肥豬配合飼料和蛋雞配合飼料平均價格分別為2.72元/公斤和2.61元/公斤,同比分別上漲11.0%和9.7%。飼料價格的上漲,玉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據測算,從年初到現在,由玉米價格上漲帶來的飼料成本上漲達到40元/噸以上。玉米價格的漲幅遠低于飼料價格的漲幅,這其中的上漲成本由飼料企業來承擔,使飼料企業利潤都受到很大的影響。
二是玉米價格上漲對中小飼料企業的影響更大。今年玉米價格大幅上漲的同時,豆粕的價格受國際大豆豐產、南美新大豆上市等因素影響,豆粕價格持續下行,價格由1月的3.87元/公斤跌至5月的3.43元/公斤,跌幅12.8%,這使得由玉米價格帶來飼料成本上漲有所緩解。大型飼料企業在玉米采購價格和成本上相對較低,另外部分大型飼料企業享有國家玉米采購補貼政策,因此,玉米價格上漲對大型飼料企業的影響要比中小型飼料企業影響小得多,優勢越來越明顯,市場增長速度遠遠高于行業增幅。小企業在技術、管理、市場等方面沒有競爭優勢,玉米等大宗飼料原料價格上漲使中小企經營變得艱難。
四、玉米價格上漲對養殖業可能帶來的影響?
一是玉米價格上漲使養殖業雪上加霜。年后國內養殖業不是非常景氣,尤其養豬業虧損比較嚴重,一頭肥豬最多虧損在150-200元左右。玉米價格的上漲,推動了飼料價格的上漲,成本的提高使養殖戶虧損進一步增加,加快了養殖戶提前出欄。
二是玉米價格上漲影響生豬市場的恢復。當前國內母豬存欄穩定并略有增長,加上國家啟動生豬價格調控預案,生豬價格將逐步回升,生豬存欄恢復增長。但是玉米原料成本不斷攀升,飼料價格不斷上漲,未來養殖企業采購的飼料甚至可能出現限量的境地, 更打擊了養殖戶的補欄的積極性。在生豬價格處于低位的情況下,玉米價格上漲過快對養殖利潤有較大的影響,豆粕價格持續下跌,更加凸顯玉米漲價的作用。
五、預計后市玉米行情如何?原因?
預計國內玉米價格在新糧批量上市前仍可能會有一定漲幅。進入6月份后由于天氣、農戶惜售等因素導致的供應釋放障礙逐漸消除,農戶有望繼續出售余糧。夏收之前華北地區糧食企業將騰倉出庫玉米,市場供應數量有望明顯增加。對西南地區調運的國家臨時存儲玉米,從總量上足夠調控市場價格,銷區玉米價格上漲的動力減弱,局部地區價格不穩容易影響全局。去年東北地區減產對于供應形勢和市場價格的影響,可能主要體現在第三季度,新糧批量上市前仍可能會有一定漲幅。但上漲空間有限,主要是:一是國家調控勢必加大,控制玉米價格上漲;二是2010年玉米播種面積明顯擴大,單產如能恢復增長,全年產量仍有好收成;
總的來看,2010年國內玉米價格預計保持高位運行,全年價格波動空間將比2009年有所擴大,為近年來最高。
五、國家應如何解決當前玉米價格和供應問題,以幫助飼料和養殖業度過難關?
去年玉米大幅減產之后,玉米合理持續穩步漲價是保證農民種糧收入及實現糧食產量穩定的基礎,也是市場規律正常的反應。但是,國家應該采取一些措施限制玉米價格過快上漲。
1、政府從宏觀角度出發,嚴防物價過快上漲。糧價與物價息息相關,國家應該在下半年物價上勢必嚴防死守,防止物價上漲過快而帶動玉米價格的繼續快速上漲。
2、繼續完善收儲等有關政策。在國家臨時存儲玉米敞開收購和順價銷售政策,以及銷區飼料企業和中央直屬企業采購東北玉米補貼等政策的主導下,繼續加強和完善收儲有關政策,使銷區擴省移庫、玉米競價交易等政策常態化、科學化,使儲備作用更顯著。
3、適量放開國外玉米進口。當前,國際玉米價格上漲較難,玉米進口成本低于南方銷區,理論上使玉米進口已有可能。通過適量放開玉米進口,可以緩解當前玉米在飼料消費和深加工消費方面的供應壓力。同時要限制玉米加工蛋白的出口,使其返回飼料行業,保證我國飼料蛋白使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