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衛生部門表示,周三對一間家禽批發市場內的全部共計1.7萬只活雞進行了銷毀,因此前該市場的一只死雞樣本經測試發現含有H5N1禽流感病毒,這也是2008年之后發現的首個此類病例。香港政府還將禽流感的應變級別由戒備提升至嚴重級別,并暫時禁止所有活家禽進口21天。
這一消息傳出,內地飼料行業主要原材料豆粕和玉米價格就出現小幅回落。盡管香港禽流感疫情的發生暫時沒有影響到內地禽類等養殖市場,對內地飼料市場影響也有限,但是市場各方仍在觀察事態的發展。
近期,國內飼料市場一直較為弱勢,豆粕、玉米等原料價格持續下滑。一大型飼料企業采購商表示,當前應是年底需求高峰,但并沒有出現需求的爆發,相反還呈回落態勢,該企業已經準備近期降低原材料采購價格。
談及香港發生禽流感可能造成的影響,上述采購商表示,當前為禽流感爆發高峰期,香港地區禽流感如果不蔓延的話,對內地市場影響有限,不會對國內飼料市場造成實質性沖擊。
但是畢竟雞鴨料普遍使用玉米、豆粕等混合飼料,一旦香港地區禽流感蔓延到內地,就會對飼料市場形成嚴重影響。
“現在內地防疫做得都比原來好,今年養殖效益比較好,特別是家禽。”一位飼料行業協會觀察人士表示,目前飼料廠的豆粕庫存不多,油廠的大豆充足,但豆粕庫存并不多,北方油廠前幾日停機,近兩日陸續開機,預計在未來一周左右飼料廠會開始年前補庫,未來1~2月是豆粕現貨價格最高點。但是今年市場不確定性較大,市場購銷雙方都比較謹慎。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上半年,目前養殖行業的利潤都出現了回落。隨著宏觀調控手段增強及生豬供應量增加,9月份以來豬肉價格持續回落導致生豬養殖收益率大幅回落。據國內生豬養殖收益情況預警信號顯示,養豬盈利從700元/頭左右的盈利水平縮水至11月的445元/頭,收益明顯下滑,造成養殖戶的養殖意愿下降,由此導致豆粕需求無法在短時間內回暖。
同時,冬季也是生豬發病高峰期,短期內農戶養殖意愿或進一步下降。到11月末,豆粕現貨價格跌至5月份年內低點。港口龐大的庫存壓力及四季度中后期進口大豆陸續到貨使豆粕后期供應壓力仍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