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泰國《世界日報》12月26日報道,泰國商會農場品和食品協會主席彭實預計,2012年國內食品價格的漲價幅度將不低于5%,包括大米、豬肉及雞肉等。主要原因共有3個,第一是國際油價居高不下,油價為生產成本中的重要部分,預計2012年國際原油價格每桶不低于100美元,使得可產生替代能源的經濟作物價格同步上揚,如玉米、棕櫚、木薯等,并導致飼料價格大幅提升。
第2個主因為企業無法下調食品的生產成本,因為政府利用政策干涉市場,促使農產品價格提高,如作為飼料原料的玉米,私企計劃透過與農場簽定合作合約、從鄰國進口玉米的方式降低成本,但是政府卻限制進口,導致合約農場無法充分發揮效率,使得玉米價格仍居高不下。目前玉米平均每公斤為9銖,而鄰國僅為4-5銖。
同時,政府的大米典押價格導致碎米價格提高至歷史新高,每公斤高達10銖,使得采用碎米作為主要原料的飼料價格上揚。養雞業受到嚴重沖擊,因為要購買高價碎米,同時使可替代碎米的其它農產品價格提高如木薯等。
自然災害也是使促使2012年食品價格提高的另一個因素。因為食品工業較易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而且天災使流行性疾病的容易爆發。以豬肉、雞蛋為例,往年價格大幅波動,尤其是氣候波動頻繁和流行病爆發時,該時期的豬肉和雞蛋價格將升至新高。
彭實說,贊成商業部延長黃豆進口關稅2%長達3年的政策,因為有助飼料企業按計劃生產飼料,而不用等待政府的原料進口稅務政策。但如果政府希望飼料價格下調,應對飼料原料的進口實施零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