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黑龍江地區開始下大雪。
賓縣糖坊鎮勝利村,去年豐收的玉米并沒有運走,還靜靜地“躺”在地里,蓋上了厚厚的一層白雪。
種糧大戶艾井才告訴《華夏時報》記者,他去年種了100多畝玉米,每畝收成大概140多斤,現在的收購價格是每斤0.95元-0.96元之間,比去年的0.87元/斤貴了許多。
“我不著急打糧食,大部分玉米都在地里放著呢,價格這兩天還在變化。有多少訂單打多少。”老艾計劃今年4月底開始春耕,“雖然今年有點旱,如果可以多包一些地,我還是想多種點。”
在東北,玉米價格近期的變化十分明顯。3月初,水分在28%的玉米價格為1640元/噸,標準品玉米價格為1930-1950元/噸。兩周后,全國玉米現貨均價2357元/噸;其中,東北地區收購價是2240元/噸,港口價高達2450-2460元/噸,而大連玉米期貨價格已經輕松突破2400元/噸。
港口玉米現貨價格上漲,進一步刺激了市場看漲心態。北大荒(600598,股吧)米業糧油貿易公司銷售經理任斌對本報記者稱:“現在玉米價格比前2個交割日每噸漲了10元,二等以上的優質原糧已經達到2440元/噸,比1個月之前,漲了40元。”
近年來玉米價格的持續上漲使種糧農戶嘗到了越晚賣糧越賺錢的甜頭,惜售囤糧、持糧待漲成為普遍存在于產區種糧農戶之間的心態。
經銷商鄭先生告訴記者,農民手里現在不缺錢了,他們不著急賣。以前過年前后農民要大批賣糧,現在都在壓貨觀望,期待更高的成交價。
而農戶惜售除了直接推動價格進一步上漲外,也導致東北地區玉米上貨量較少,東北地區深加工企業收購困難。
根據中國玉米網售糧進度報告統計數據顯示,當前東北產區售糧進度同比去年整體偏慢,尤其吉林省體現最為明顯,全省整體售糧進度尚不足五成,部分售糧偏慢地區農戶手中余糧數量較去年同期多出超過兩成。事實上,這個銷售情況在全國來說都偏于緩慢。
玉米收購價格不斷走高和貿易商看漲后市也有關,價格的走高又進一步刺激貿易商加大采購力度,不斷提高玉米收購價格,部分地區貿易囤糧。與去年糧源掌握在大型貿易商手中不同的是,今年大部分玉米主要集中在小貿易商和農民手中,并受冬季嚴重干旱和糧食質量較好影響導致惜售情緒加重,該部分糧源要比同期增加20%-30%。
一個不太好的現象是,盡管價格較高,許多企業仍舊只適量收購東北優質玉米進行生產。東北玉米仍成為銷區企業采購重點。東北玉米價格高也帶動了全國玉米的價格。
3月13日,記者從大連北方糧食交易市場了解到,造成玉米價格強勢的主要原因是供不應求。任斌介紹,由于去年的玉米產量官方預期為1.9億噸,而實際只有1.6億噸左右,產生了近3000萬噸的缺口。玉米產量基本達到飽和,而且容易受到天氣等原因的影響,而需求市場比較剛性,目前玉米庫存很少,難以應對強勁增長的需求。
“東北產地國儲、深加工企業高價收購及農民惜售是玉米價格不斷走高的主要原因。”錦州一張姓收購商稱,產地玉米價格走高使貿易商集港成本提升,這也是貿易商看漲后市的重要原因。
不過,更多的企業的庫存并沒有隨著貿易商的加大采購而有所增加。在東北玉米市場,受資金流動性下降及年前期現價格快速回落影響,大型貿易采購緩慢,庫存水平偏低。任斌介紹,現在的情況是有多少訂單收購多少糧食,深加工企業隨用隨采。
在玉米消費中,飼料加工占全國玉米消費總量的70%以上。飼料企業表示,現在是養殖業淡季,加之玉米價格高位堅挺,收購活動相對平淡,以保證安全庫存為主,等待價格回調再大量補庫。不過,二季度飼料業將迎來旺季。
分析報告指出,由于優質玉米糧源少,企業收購難度增加,后期隨著養殖業景氣度逐漸回升,養殖戶補欄積極性將有所增強,預計今年飼料消費需求仍將穩步增長。
吉糧期貨分析師認為,農戶售糧意愿有所增強,東北玉米上量有所增加,但優質玉米價格仍有繼續上行的空間,雨雪天氣將有利于價格強勢的維持。處于價格洼地的華北玉米延續價格反彈;因成本因素推動,銷區價格持續上行。南北港口價格高位持穩。東北地區深加工企業和國儲的積極收購仍將是支撐玉米價格走高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