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A股春寒料峭,一波“倒春寒”洶洶來襲,但大宗商品總體風和日麗,豆粕和三大植物油更是“一片艷陽天”,早盤紛紛放量創新高,僅在午后有部分工業品受累下挫。有分析指出,商品期貨市場如此淡定,底氣不外乎供需面依然偏緊,徹底壓倒了宏觀面利空寒流。
盤面看,與股市低迷走勢相比,昨日國內商品期貨市場明顯抗跌。至午后收盤,農產品(000061)部分品種小幅收漲,其中油脂油料占據兩席,豆粕仍受到多頭資金青睞,主力1209合約最高沖至3299元/噸,離3300元整數近在咫尺。豆油、棕櫚油、菜籽油早盤再度創出階段性新高。不過,股市低迷令商品多頭無力繼續上攻,同時尾盤多頭有獲利了結意愿令期價回吐部分漲幅。最終僅大豆、玉米、白糖、PTA和菜籽油收盤上漲。
農產品逆市挺強
有分析人士指出,實際上,真正表現“淡定”也就豆類油脂,昨日工業品跟隨A股走勢,表現疲軟。
“玉米豆粕狂飆,敢與大蔥比高!”有報道稱,大蔥價格漲得讓人心驚肉跳?玉米、豆類等也并不落后。實際上,今年以來,豆粕、豆油、菜籽油、棕櫚油、大豆和玉米等品種已輪番創出新高,期貨市場上農產品已實實在在走出了小陽春行情。
“豆類油脂供應偏緊以及原油維持高位運行,支持油脂中期保持上漲格局。”渤海期貨房芳介紹說,雖然國內需求不旺,豆類油脂消費處于淡季,但外圍堅挺對國內提供成本支撐。
以菜籽油為例,目前價格集中于10100-10800元/噸。“菜籽貨源緊張的局面尚未緩解,青黃不接的處境導致油廠庫存緊張,菜籽價格堅挺對菜籽油提供了支持。”她表示。
東證期貨研究所所長林慧分析,在本輪豆類上漲行情中,國際期貨品種起到了價格引導作用。受預期全球豆類產量下降影響,今年以來芝加哥豆類期貨品種上漲幅度已經超過20%。
“春節過后大連商品交易所的農產品市場備受資金關注,其中玉米主力合約單日增倉達到15萬張,累計持倉最高達到3月16日的945370萬張,其中以永安、新湖、大越為代表的多頭資金集中增倉,玉米期價頻創新高。”光大期貨研究所王娜分析認為,與去年不同的是,今年現貨玉米集中儲備在農戶手中,農民惜售心理使得3月玉米上市量依舊萎縮,在進口增加、供應擔憂等因素引導下3月國內外玉米期、現市場延續高位震蕩。
豆粕期貨是最近比較活躍的品種,市場也將其看作是影響豆類走勢的關鍵。昨日國內豆類跟隨豆粕沖高回落,因股市大跌令豆粕上沖3300點關口失敗。但多數分析師表示,油粕現貨短期供應偏緊的局面仍難有效緩解,這將給予基本面支撐。“油粕價格提升,壓榨企業利潤有所恢復,開工率稍有增加,但豆粕庫存量依然偏低。”銀河期貨認為,盡管終端需求有限,但短期豆粕仍將維持震蕩偏強走勢。
工業品略顯低調
因基本面與A股更為接近,昨日工業品期貨走勢較為疲軟,午后受股市下跌拖累紛紛回落,其中橡膠、銅和黃金等期貨品種跌幅均在1%左右,鉛、鋅和PVC等個別品種甚至創出階段性新低。
“滬鋅在外盤上漲影響下,早盤平開之后迅速上揚,整個早盤獨立于銅價走出上揚行情。”南華期貨分析師介紹,不過,伴隨著上漲過程中的減倉也表明了上漲的不可持續性。午后隨著A股進一步走低,滬鋅空頭開始加力,在大幅增倉的背景下,價格節節下滑,最終下跌0.93%,收出帶上影的大陰線,并創出新低。
光大期貨研究所所長葉燕武認為,2003年至2007年股市與大宗商品齊漲,這種牛市的前提在于宏觀經濟的同步增長,而目前兩者價格出現分化。美國對新興經濟體外交政策,今后采取經濟遏制的可能性較大。他對于2012年世界四大經濟體政策取向可總結為:美國求進,歐洲求存,日本求變,中國求穩。因此,在缺乏全球經濟向好的大環境下,資產類價格將無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