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5、6月兩個月的連續下行后,CPI已降至“2”時代;不過,7月以來農產品(000061)價格持續反彈,進入8月,這一反彈趨勢仍繼續;外圍方面,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也延續上月的反彈走勢。綜合內外情況來看,盡管7月CPI大概率繼續下行,但8、9月通脹反彈的概率也在逐步增加,而這或也是央行遲遲不再次動用降準工具的考慮。
自5月開始,農產品批發價格總指數持續回落,從5月1日的203.10點高點降至6月的189.10點,回落幅度達到6.89%,基本回到去年12月底的水平。7月以來,農產品批發價格總指數逐步震蕩上行,截至7月31日,該指數收報195.90點,較6月29日的189.10點反彈3.60%。進入8月份,農產品價格依舊穩步上漲,截至8月7日,該指數收報199.60點,逼近200點大關,再度回到今年3月份的水平。一時間,通脹反彈的聲音開始浮出水面。
需要指出的是,盡管農產品價格整體出現反彈,但豬肉價格在經歷短暫的反彈之后再度回到下行通道。22個省市的生豬價格7月以來小幅回落,8月首周延續緩慢下行的趨勢。截至8月3日,生豬價格收報13.85元/千克;至少從豬價的角度而言,通脹短期還不存在大幅反彈的空間。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方面,在經歷了7月份CRB期現貨價格指數集體反彈之后,8月份大宗商品價格的漲幅逐步趨緩。具體來看,CRB現貨指數由6月29日的475.58點升至7月31日的480.83點,升幅為1.10%;進入8月份,CRB現貨指數升幅明顯趨緩,截至8月6日,該指數收報482.05點,幾乎與上月底的水平持平。與此同時,CRB期貨指數則由6月29日的539.66點升至7月31日的560.88點,升幅為3.90%;進入8月份,該價格則穩中趨降,截至8月6日,該指數收報559.82點,基本也與上月底的水平相當。
盡管國際大宗商品價格8月的漲勢趨緩,但一方面,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傳導至國內還有一定的時滯,而目前國內正處于輸入型通脹壓力逐步顯現之時;另一方面,國內農產品價格持續上漲,內在通脹反彈的壓力也在出現,這不僅有來自于新漲價的因素,還有8月份翹尾因素較高的影響。中短期來看,雖然農產品價格的反彈不至于改變通脹下行的大趨勢,但肯定會在一定程度上減緩通脹下行的節奏,不排除8、9月CPI出現反彈的可能。需要注意的是,早該實施的降準,遲遲未能落實,反而被連續的逆回購所代替,這或許表明了目前央行仍對通脹反彈心存擔憂。從這個角度來看,短期投資者不宜對貨幣政策抱有過高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