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8月21日在臨沂市就“三農”領域重大政策創新和當前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作了輔導報告。
陳錫文認為,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經濟雖然發展形勢很好,但仍有諸多難題待解,必須居安思危。他著重提到了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問題,再就是農業經營體制問題。
陳錫文說,中國連年糧食增產,但是還不夠,小麥、玉米、大米基本上還會是長期緊平衡狀態,油料對外依存度高。因為中國處于快速發展階段,農業的增長速度趕不上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速度。
近年來農產品進口越來越多,糧、棉、油、糖、肉這幾大農產品都需要從國際市場上進口。比如,2010年糧食進口,主要是大豆進口,首次超過6000萬噸;2011年大豐收,糧食進口5800多萬噸,超過國內糧食總產量的十分之一;今年進口量也不會低于5000萬噸。
中國是大豆的故鄉,曾長時間產量、出口量都是世界第一,現在產量是排在三四位,進口量世界第一達到5000多萬噸,全球大豆出口的57%到了中國,目前大豆的自給率不足20%。為什么要進口,國產大豆產量低、成本高,農民不愿種,企業不愿意用。中國人飲食結構與生活習慣決定了對植物油的大量需求,供給壓力很大。目前全國一年需要消費植物油2600萬噸,自給率只有40%,為什么市場上植物油價格難控制,主要是自給率低,不足以控制價格。大豆壓榨后還剩下80%的豆餅,做成了植物蛋白、飼料,這樣一些畜產品的價格就難控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