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獨家視點 » 正文

秋收之際玉米考察 期價料先抑后揚

  作者: 來源: 日期:2012-11-01  

  摘要:

  1、種植結構:持續調整數年,玉米面積再次增加

  2、品質及單產:再次確認自然災害影響有限

  3、收割及收購:收割因降雨放緩,收購價格相對穩定

  4、成本及收益:玉米收益不及水稻,但好于大豆

  5、考察總結:玉米維持豐收展望

  6、行情分析:期價有望遵循季節性規律,呈現先抑后揚格局

  在十大研發團隊第一階段,我們曾針對東北產區新年度玉米生長季節所遭受的自然災害影響以及新糧上市前各方主體對開秤價格的預期等進行考察調研,主要是定性的分析市場,在《玉米考察調研:短空長多等待中期買入機會》指出,受庫存偏高、豐產預期及新糧上市影響,玉米短期季節性走低的可能性較大,但中長期操作以逢低做多為主。具體來說,可以在1301合約上進行短空操作,而遠期1305合約未來可能會受成本及收儲因素支撐,在買點出現的時候介入多單。

  而在十大研發團隊第二階段,為加大產業研發力度,推進現貨企業、期貨公司對今年東北農產品產銷情況的了解,大連商品交易所組織各期貨公司研發人員進行了為其6天的秋季東北產業鏈實地考察調研。我公司再次派出研發人員,跟隨東北線考察團隊,更加全面的就東北線地區玉米、大豆及水稻的種植面積、生長收割情況、產量情況、收購情況等展開調研考察,希望進行定量的分析研究。途中深入田間測量獲取了第一手的糧食生長及產出情況信息;走訪各地農民、糧販、貿易商、加工企業,進一步了解了第一線的農產品產業鏈各環節對糧價的預期及應對方案;我們還對幾大農場進行了調研采訪,了解了今年種植結構的變化比例并對成本核算進行了深入了解。

  此次考察共分三條路線:一線是遼寧、吉林玉米考察,途徑大連—海城—鐵嶺—開原—昌圖—長春—德惠—松原—通遼等地;二線是黑龍江東北部考察,途徑哈爾濱—鶴崗—富錦—建三江—集賢—雞西等地;三線是黑龍江西北部考察,途徑哈爾濱—綏化—北安—黑河—訥河—依安等地。

  一、種植結構:持續調整數年,玉米面積再次增加

  考察發現,黑龍江地區種植結構連年發生變化,東北部大豆耕地持續減少,改種水稻及玉米,西北部則是持續大豆改種玉米。其中,改種水稻涉及到旱田改水田,成本較大,所以各地改種情況均視當地民情而定。

  從各地種植結構對比及所獲得數據來看。賓縣地區,大豆種植比例達到10%左右,其余糧田主要為水稻和玉米;鶴立地區,大豆種植比例降到5%左右,玉米、水稻種植面積各占40%多;寶泉嶺地區,大豆種植比例不足8%,玉米種植26%,水稻種植66%;建三江地區,大豆種植比例不足1%,水稻種植比例接近90%,玉米種植比例接近10%;富錦地區,幾乎沒有看到種植大豆的田地,途中采訪的農戶也基本沒有種植大豆;集賢、雞西地區,沿途偶爾能看到大豆種植地,十不存一,其余主要為玉米、水稻作物;勃利縣,大豆種植比例9%,玉米種植比例70%,水稻種植比例12%,雜糧作物9%。

  二、品質及單產:再次確認自然災害影響有限

  從沿途考察的整體情況來看,黑龍江東北部地區今年受蟲災影響極為有限,只有少部分地區發現蟲情,且部分地區粘蟲災害發生在水田,玉米未受影響;而對產量起到決定性影響的無疑是臺風以及旱澇交替的降水。布拉萬臺風侵襲導致各地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倒伏情況,這直接影響了玉米灌漿期的發育,導致部分地區品質及產量均有下降,部分地區田間玉米出現尖端霉變現象。

  2012年中國玉米豐產預期強烈,各機構所預計的產量均高于去年水平。中國官方預計今年玉米產量為1.97億噸,而美國農業部預計中國玉米產量為2億噸,美國農業部之前稱2011年中國玉米產量為1.9278億噸。美國谷物協會剛剛結束對中國主產區玉米田的實地考察。其公布稱,預計中國今年玉米產量料創新高,可滿足國內需求,較去年增產約500-600萬噸。

  考察地區玉米生產情況測量數據

    其他作物品種對比來看,同江市G010國道旁新泉村大豆地塊,三米長的一隴上,約有66株大豆左右;隴距約為60厘米。在單個植株上豆莢數與往年比相對較少,考察團隊利用3個人,每人數10棵大豆上的豆莢數,最終的平均豆莢數只有24個/株,數量明顯偏少。

  勃利縣近郊,三米長的一隴上,約有43株大豆左右;隴距約為65厘米;考察團隊利用5個人,每人數5棵大豆上的豆莢數,最終的平均豆莢數只有27個/株,數量依舊明顯偏少。

 在產量對比方面,賓縣地區大豆畝產在300斤,即2.25噸/晌。鶴立地區為防止后期降雪導致水稻無法收割,全地區都在搶收水稻,截止10月12日,水稻收割率為20-30%。寶泉嶺地區水稻出米率在68-69%之間,收割率達到80%左右。勃利縣地區,水稻單產7.5噸/晌、大豆單產2.1噸/晌,均較往年有所下降。

  三、收割及收購:收割因降雨放緩,收購價格相對穩定

  從十一開始,持續的降水導致北方地區收割進度緩慢。由于降雨,田間水分偏大,土地泥濘,加大機械化收割成本。正常機械化收割,一晌地成本為1200元,但是今年受降水影響,機械進入田間收割油耗增大,成本增加一倍,為2400元/晌,且部分地區土壤情況已不適合機械收割,這部分糧田只能采用人工收割方式,而人工收割的成本更要超過3000元/晌。可以說,今年的黑龍江地區的收割成本已經注定翻番。

  考察地區新季玉米收購價格

  地點價格說明

  賓縣10.77元/斤35個水新糧到錦州港(600190,股吧)報價0.87元/斤

  賓縣20.5元/斤未脫粒玉米棒,脫粒消耗為35%

  鶴立0.75元/斤暫無成交

  寶泉嶺0.8元/斤降雨偏大導致霉變增多,收購價下跌

  建三江0.73元/斤28-29%水分

  富錦0.77元/斤26-27%水分

  勃利0.42元/斤未脫粒,較前期下跌,潮糧水分大

  另外,其他作物品種對比來看,鶴立地區水稻收購價格1.35元/斤;寶泉嶺地區水稻收購價格為1.34-1.35元/斤,即2680-2700元/噸,成交有限。

  在部分油廠考察得知,富錦地區某油脂廠新豆收購價格2.15元/噸,暫無成交,準備提價到2.2元/斤收購,預計農民仍然難以接受,但是已經是油脂廠所能承擔價格的上限(當地大豆壓榨的價值貢獻率約為1/3);油脂廠豆粕銷售價格3900元/噸,四級豆油在當地銷售價格為9300-9400元/噸,在當地銷售價格偏高,而銷往益海嘉里的豆油價格則要低于9200元/噸。雙鴨山附近某家油脂企業門口掛牌大豆收購價格為2.17元/斤,沒有成交,4月份停工以來一直沒有開榨,當地四級豆油價格報價為9200-9300元/噸,豆粕價格在3800元/噸。

  四、成本及收益:玉米收益不及水稻,但好于大豆

  各作物中,水稻收益最高,玉米次之,大豆最低。目前各地區的種植原則是,向高產高效益種植作物轉變,所以各地區大豆種植面積大幅減少,轉而種植水稻及玉米。

  就玉米和大豆的種植成本比較而言,玉米每晌:種子為60斤/晌,種子價格17元/斤,化肥10袋/晌,化肥價格140-160元/袋,人工350元/晌;大豆每畝:種子10斤,化肥40斤,農藥20元,人工低于200元。大豆田間管理成本較低,收割機械程度化較高。綜合來算,玉米每公頃成本合計在9000-10000元之間。而玉米由于涉及到打粒、施兩遍肥,成本比大豆要高200多元。

  其中種植成本中最主要部分來自租地成本,一般旱田地租5000-6000元/晌,條件較好的一類地每公頃租金超過6000元,二類地相對低200元左右,三類沙化地約為4500元。另外近幾年人力成本上漲較快,今年雇傭工人的費用為每天每人120-160元之間。在農機、化肥、柴油方面的支出也比較明顯,直接決定最終成本的相對提高。

  收益方面,以富錦市大屯村為例,地租5000元/晌,其他的成本在4000-5000元/晌。一晌玉米能賺3000元左右。

  五、考察總結:玉米維持豐收展望

  在考察期間及考察結束后,我們在與其他各個考察隊伍互通有無、充分交流的情況下,在此將所獲得的考察信息總結如下:

  1、遼寧、吉林線產區略有減產,陸續報價成交有限。今年受蟲災、臺風倒伏對玉米影響較大,減產已成必然。而走訪的內蒙通遼部分地區則受災情影響不大,豐產在望。吉遼部分下游企業開始陸續報價,公主嶺報價2130元/噸,吉林成大報價2160元/噸,但是各地成交均十分少。部分貿易商表示港口價格低于2250元/噸才敢于在港口接貨,對后期行情持謹慎態度。

  2、黑龍江東北線豐收不豐產,收割進度被推遲。由于主要受臺風影響,今年玉米單產大部分地區比往年均有所調降,但是由于總玉米種植面積的增加完全能夠彌補單產下降帶來的糧食減產影響,所以糧食總產量仍然面臨豐收的年景。大豆方面種植面積連年減少,減少之后部分土地轉種玉米、部分土地進行了旱改水改種水稻,如今東北線各地區大豆種植面積最大不足10%,總體產量大幅減少,各地油廠面臨無豆可榨的窘境。另由于今年十一開始的持續降雨導致田間情況較為復雜,機械收割難以進行,收割成本直線拉升,尤其對于玉米,收割成本提升一倍多。

  3、黑龍江西北線越北收成越好,但收割期惡劣天氣也更嚴重。越向北部,受臺風影響越小。呼蘭、綏化地區玉米每公頃減產約2.5噸至9噸,而接近黑河地區,已經沒有倒伏現象出現,每公頃產量達到12-13噸,較去年有所增產。加上種植面積的增加,西北線整體來看今年仍然是增產豐收年景。但是西北線考察一路上雨雪情況較東北線更為嚴重,收割面臨更為嚴峻的考驗,部分地區只能等待土地上凍之后機械才能進入田間進行機械化收割。

  結合吉遼線及黑龍江西北線的考察情況,我們匯總認為,今年東北地區玉米產量總體應該基本持平或略增。雖然所到玉米考察地區單產均有所下降,但是種植面積的大幅增加完全能夠彌補單產減少帶來的損失。整體來看,玉米仍能維持豐收展望。

  六、行情分析:期價有望遵循季節性規律,呈現先抑后揚格局

  后期價格走勢將在農民種植成本、收割成本提升對價格預期較高,及華北糧沖擊、下游備貨不積極、東北糧食豐收等大背景的對弈下展開。

  1、在黑龍江豐產、吉遼地區減產預期下,全國總供應量今年預計保持緊平衡或偏充裕,不存在大的利空利多影響因素,后期價格走勢將更有望遵循季節性規律,在11月左右新糧集中上市期緩步回落,觸及低點后隨著糧食銷售進度不斷加大,價格在12月到第二年5月份期間展開上揚。

  2、貿易商由于去年開秤搶購虧損,今年已經趨于理性,眼下更多是觀望等待更好的價格。且東北糧質普遍不如去年,黑龍江地區受天氣旱澇交替影響,玉米水分偏大,容重較低,霉變略有顯現,這些都將成為拖累行情的主要影響因素。

  3、考慮到新糧集中上市的季節性影響即將到來,當下黑龍江地區惡劣的天氣對行情影響有限。理由有二:一是華北低價新糧對市場形成持續沖擊,下游從華北接糧意愿較強,北方無法通過炒作天氣抬高價格;二是中期來看,玉米收割進度雖然受到大幅推遲,但是隨著天氣變冷土地上凍,收割將得以進行,而新糧上市壓力將逐漸體現。

  4、操作上,在新糧上市之初,我們可以在1301合約上背靠2350元/噸空單入場,加倉點位2380元/噸,止損點位2400元/噸,第一目標價位2300元/噸,第二目標價位2250元/噸。隨著成本的不斷提高,在11月末到12月追蹤現貨情況進行季節性買入操作的安全性將更高,但我們要緊密結合實時現貨情況決定買入點位,而且應該在季節性上漲合約1305合約上做買入操作。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