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CBOT玉米市場在觸及7美元后開始穩步反彈,主要受到現貨價格支撐,美國中西部加工商和河流運輸終端玉米現貨基差報價微幅走高,不過出口銷售不振問題依然存在,下游需求或難出現明顯恢復。國內玉米期價10月中旬開始觸底反彈,主要受到深加工企業提價收購所帶動,東北產區的暴雪天氣阻礙玉米收購進度,前期多數企業都出現停收現象,給市場帶來短期利多支撐,不過華北玉米質量數量好于去年的態勢限制期現貨市場的漲幅。
一、期末庫存略有攀升,利空影響逐步弱化
美國農業部11月份供需報告相對偏空,玉米單產為122.3蒲式耳/英畝,而之前的預估為122.1蒲式耳/英畝,上月122蒲式耳/英畝,產量為107.25億蒲式耳,預估106.47億蒲式耳,上月107.06億蒲式耳,結轉庫存為6.47億蒲式耳,預估6.28億蒲式耳,上月6.19億蒲式耳,總供應較上月產量增加1900萬蒲式耳,進口增加2500萬蒲式耳,消費方面,飼用和乙醇消費量未作調整,食用消費增加1700萬蒲式耳。因此和預期相比本月報告對市場起到了利空的作用,報告公布之后,市場連續下挫。不過隨著美國現貨價格的逐步走高,市場開始出現反彈。現貨玉米價格接近每蒲式耳8美元激發新作銷售,內拉斯加州大型加工商和工廠玉米報價上漲2美分至7.82美元。很多農戶推遲新作銷售付款至2013年,預示種植戶手里有足夠的現金保留庫存,可見在預期價格會繼續走高。
二、玉米減產事實不改,CBOT難回低價時代
盡管玉米收割進度很快以及出口銷售數據較差,但玉米大幅減產的事實已經形成,美國農業部10月發布的月度供需報告顯示,2012/13年度玉米產量為107.06億蒲式耳,2011/2012年度玉米產量為123.58億蒲式耳,大幅減少16.52億蒲式耳,期末庫存從9.88億蒲式耳下降到6.19億蒲式耳,庫存消費比也從7.89%下滑至5.55%,是歷史上的新低水平。
不過對于后期的玉米產量仍不抱有樂觀態度,美國農業部可能樂觀的預估了由于干旱農民棄收的面積,1988年干旱時收割面積占的耕種面積的86%,而今年則高達90.5%。有機構調查顯示,農民在8月和9月因為單產過低已經把玉米收割作為青貯飼料,也有一些農民完全棄收。
最近幾個月里,乙醇的用量,以及乙醇出口需求出現快速回落,因此期貨盤面價格持續橫盤整理。不過,一旦需求下滑的局面出現扭轉,并且收割后的利空因素逐漸消散,玉米中長線仍有繼續攀高的可能,3月玉米合約在12月份可能重回8美元附近。
三、種植成本增幅明顯,支撐玉米底部價格吉林雙遼敖卜鎮 去年 今年 收割情況 10.7 10.8 預估單產 18000斤/公頃 18000斤/公頃 人工收割費用 800元/公頃 1000元/公頃 翻地 350元/公頃 400元/公頃 播種 250元/公頃 300元/公頃 種子 570元/公頃 800元/公頃 化肥 2400元/公頃 2600元/公頃 農藥 200元/公頃 300元/公頃 不包地成本 5290元/公頃 6300元/公頃 包地 3000元/公頃 4000元/公頃 包地成本 8290元/公頃 10300元/公頃
從今年東北地區玉米的種植成本上看,各地的種植成本均較去年出現上漲。目前農民的售糧心里也有較大差別,部分農民選擇在春節之前出售,急于用錢的農民可能在收割之后就開始銷售,不著急用錢的農民計劃在春天出售干糧,惜售心里不是十分明顯,不過多數心里預期至少持平于去年,如果按照產量18000斤/公頃,目前吉林地區30個水的潮糧售價為0.86-0.90元/斤,利潤大概在9180-9900元/公頃,算上包地利潤為5180-5900元/公頃,因各地情況不同,費用方面也會有一定差異,因此利潤也不盡相同。
四、收儲傳言落實,限定玉米底部空間
近年國儲收購價格一覽 單位:元/斤
黑龍江 吉林 遼寧 收購數量
2008 0.71 0.7 0.69 3500
2009 0.76 0.75 0.74 敞開
2010 0.91 0.9 0.89 敞開(900萬噸)
2011 0.98 0.99 1 敞開
2012 1.05 1.06 1.07 敞開
為切實保護種糧農民利益和生產積極性,穩定市場價格,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2012年國家繼續在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自治區)實行玉米和大豆臨時收儲政策。
通知明確,此次國家臨時存儲玉米掛牌收購價格(國標三等質量標準,下同)為:內蒙古、遼寧1.07元/斤,吉林1.06元/斤,黑龍江1.05元/斤。
按照吉林地區三等玉米1.06元/斤(2120元/噸)收購價格來計算,其它費用參考去年,運至大連港(601880)口的費用約在2236元/噸。如果期貨交割按照兩個月的費用來計算,1301合約盤面的理論價格應在2306元/噸,1305合約算上期貨倉儲以及利息的理論盤面價格應為2406元/噸。國儲入市收購之后,企業的收購價格只有高于國儲收購價格或者至少持平于此才能收到糧源,因此國儲收購價格將成為玉米市場的底部價格。
吉林深加工企業的收購價格自開秤以來呈現漲跌互現的格局,不過多數企業的收購價格均高于國儲收購價格,長春大成目前收購價格為2160元/噸,從開秤到現在較為穩定,預估平均日收購量在1600噸左右,前期受降雪影響各企業基本收購無量。因此國儲收購價格對吉林玉米價格影響甚微,難以構成順價收購,黑龍江玉米收購價格多數在2000元/噸,國儲收購價為2100元/噸,略高于黑龍江地區玉米價格。因此收儲對黑龍江玉米價格支撐力度較強,后期或間接帶動東北地區玉米價格。不過今年的不利因素主要是華北玉米質量和產量均高于去年水平,但價格并沒有出現大幅走高,因此對東北玉米的競爭力大幅提高,后期將成為制約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上漲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