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生產情況
全世界每年種植玉米1.58億多公頃,總產量8億多噸,約占全球糧食總量的37%左右,主要分布國家有美國、中國、巴西、阿根廷,這四個國家的總產量約占全球總產的70%以上,其中美國占40%以上,中國占20%左右。
2.全球進出口情況
在過去的幾年中,全球玉米的進出口貿易總量約保持在8000至9000萬噸左右,從出口國看,美國、阿根廷和巴西等玉米主產國家也是玉米出口大國。美國年出口玉米在5000萬噸左右,占全球玉米貿易總量的55-65%。阿根廷年出口量約1000萬噸,巴西近年來出口量呈現上升趨勢。中國雖然是世界第二大玉米主產國,但近年來出口量極少。
玉米的主要進口國集中在亞洲地區,其中日本年進口量約為1600萬噸,主要來自美國;韓國年進口量約為800萬噸左右,主要來自美國。歐盟在2006/07年度及2007/08年度進口玉米數量大幅增加,但一般年份進口數量在300萬噸以下。近年來墨西哥玉米進口數量逐年攀升,進口量在700-900萬噸,中國臺灣省年進口量400-500萬噸,加拿大100-400萬噸。
3.全球消費情況
全球每年玉米總消費量自從1999/2000年度開始就保持在6億噸以上,2005/2006年度以來消費量超過7億噸。玉米的消費主要有四方面,即食用、飼用、工業加工及種用。
玉米是“飼料之王”,2008/09年度,全球飼用玉米消費4.79億噸,占玉米消費總量7.82億噸的61%。未來隨著全球玉米加工產業的發展,對玉米消費的需求還會增加,產需之間的矛盾會更加突出。
4.國內生產情況
我國是玉米生產大國,總產量居世界第二,玉米生產區域分布廣泛,北方的遼、吉、黑、蒙、晉、冀、魯、豫8省區生產了全國70%以上的玉米,尤其是東北地區(含內蒙),常年玉米播種面積為900-1100萬公頃,正常年份玉米產量為5000-6000萬噸左右,占全國玉米總產量的40%左右,是我國最大的玉米商品糧產地。華北黃淮地區(包括京、津、晉、冀、魯、豫、蘇和皖)常年玉米播種面積為1000-1100萬公頃,正常年份玉米產量為6000-6500萬噸左右,產量約占全國總產的42%左右,但商品率低于東北地區。
5.國內消費情況
我國作為玉米消費大國,玉米消費主要用于飼料和工業消費,二者占到了85%以上。隨著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包括玉米淀粉、釀造、醫藥、燃料乙醇等玉米深加工得到了快速發展。國內玉米產量基本保持逐漸上升趨勢,與消費量增長相匹配。2007年以來,國內玉米出口量大幅下降,而進口量很少,國內玉米市場呈現自給自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