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俊日前在中國縣域經濟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我國糧食自給率已經跌破90%。”據了解,自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產量連續9年增長,與此同時,糧食進口也在連年增加。
中國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副教授、中國耕作制度研究會理事褚慶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說,“將大豆也包含在內,我國糧食自給率確實已跌破90%。糧食供求趨緊,結構性矛盾越來越突出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我國谷物自給率一般都保持在95%以上,如果真的跌破90%,也就意味著進口超過10%。糧食進口大幅增加,這是個大大的預警信號。”山東社科院省情研究中心主任、導報特約評論員秦慶武說。
糧食進口激增
據最新統計,2012年我國大米進口量同比增長310%,達231.6萬噸,占全球貿易量的6.2%,是世界第二大大米進口國。褚慶全表示,種糧效益趨小,農民種糧積極性降低,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據海關數據統計,2012年我國進口糧食8025萬噸,同比增長25.9%,金額達421.4億美元。2012年前11個月,我國進口玉米494.2萬噸,同比增加3.2倍;價值16.1億美元,同比增長3倍。
“玉米進口大幅度增加,是國內需求導致的。作為畜牧養殖業的飼料糧,玉米進口量猛增在所難免,”褚慶全分析,“而且隨著人們消費水平越來越高,畜牧養殖業會加速發展,玉米缺口將越來越大。”
他還提醒,近10年來,我國大豆進口一直呈增長態勢,且糧油企業多被外資控股,形勢不容樂觀。
據海關進出口預測報告分析,隨著我國農產品進口規模持續擴大,進口依存度進一步上升,將會使國內農業安全壓力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