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兩天,我國冬小麥主產區普降暴雨,局部地區伴隨大風、冰雹等不利天氣。農業專家認為,這可能會造成華北、黃淮等地處于灌漿乳熟期的冬小麥倒伏,并導致麥田出現濕漬害和內澇,影響小麥后期收獲,同時,還可能對江淮、江漢、西南地區東部已成熟冬小麥的收割晾曬造成不利影響。農業部日前已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地落實防范措施,減輕強降雨不利影響。
農業部下發通知說,當前正值冬小麥生長的關鍵時期,針對近期部分地區出現的強降雨,各地要及早落實各項防御措施,對積水田塊及時開溝排水,清溝理墑降濕,特別要加強小麥病蟲防控,開展“一噴三防”,促進小麥灌漿成熟、提高千粒重。通知要求,西南、江漢、江淮等小麥已成熟地區要加強組織調度,加大機具和人力投入,成熟一塊、收獲一塊,千方百計加快小麥收獲進度,已收獲小麥要及早晾曬,確保顆粒歸倉。
“受前期低溫天氣影響,今年邢臺地區冬小麥發育期推遲3—4天,當前冬小麥正處在灌漿中后期,在這一時期對小麥生長影響最大的是干熱風天氣。”河北省邢臺市農業局王站長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小麥灌漿時期出現的暴雨天氣對其生長影響并不大,同時降雨天氣反倒有利于麥田墑情轉好,較好地滿足小麥生長的水分需求。另外,王站長表示,只要暴雨不是連續的,并且沒有伴隨長時間的大風天氣,農民及時對麥田進行排水處理,就完全可以避免冬小麥出現倒伏,暴雨對小麥產量與質量也不會造成實質損害。
河南新鄉農科院小麥專家劉現禎也認為,只要暴雨未造成冬小麥倒伏,對小麥生長就不會有太大的影響。“降雨天氣增加了空氣濕度,并避免了高溫天氣的出現,反而可以為小麥生長創造出較適宜的外部環境,有利于提高小麥的結實率”。
記者了解到,目前河南南部一些產區小麥已開始收割,但河南主產區大部分小麥還處在生長后期,河北、山東等其他主產區小麥也尚處于生長中后期。農業專家認為,這一時期冬小麥生長所需水分較大,“對于自去年播種以來一直偏旱的冬小麥主產區而言,暴雨天氣的出現并不是一件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