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獨家視點 » 正文

托市讓市場失靈 中儲糧定位尷尬

  作者: 來源: 日期:2013-06-05  

  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下稱“中儲糧”)日前發布“關于黑龍江中儲糧林甸直屬庫火災事故情況的通報”,在這份通報中,中儲糧總公司稱:“近些年,國家為保護農民利益,做到敞開收購農民余糧、落實惠農政策,在制定臨時收儲政策時允許在部分倉容不足地區建設露天儲糧設施,現有露天儲糧均經過有關部門批復同意。”

  “政策性收購這幾年規模越來越大,也有一些既得利益在里面。很多企業前幾年都快倒閉了,這幾年國家政策性業務的出現,收儲也好,拋售也好,儲備也好,放在它那里,這些企業又活了。” 一位業內人士說,這些人希望托市,希望國家有龐大的糧食儲備。

  在業內人士看來,如果中國實行與美國相似的目標價格補貼機制,將不需要中儲糧每年進行巨量的糧食托市收購,中儲糧因為政策性糧食收儲可能產生的一些漏洞也將被堵上。

  “走樣”的托市

  國內的糧食托市政策出發點是為了保護農民的種糧積極性,避免糧食豐收時谷賤傷農現象的出現。不過實際執行時,政策執行走樣屢有發生。

  一位分析人士說,以大豆為例,2012年國家在東北進行大豆臨時收儲,臨時收儲價格為每斤2.3元,農民交給糧庫,有些糧庫以水分超標為由壓低價格,農民并不能以2.3元/斤的價格賣出大豆,因此農民惜售,不少數量的大豆現在還積壓在農民手里。

  大量的糧食進入國庫,退出市場流通,對糧食加工企業也造成了沖擊。

  業內人士說,有一年國家在東北收儲了數百萬噸水稻,沒有放出來,第二年8~9月份青黃不接的時候,市場比較緊張,但是庫存的水稻并沒有及時向市場投放,東北水稻價格漲到了每斤1.6元,差不多1噸有400~500元的漲跌幅,而實際上中國水稻供需基本上是平衡的,無論粳稻還是秈稻,庫存都很大,并不應該有這樣的價格動蕩幅度。

  大豆也是如此,一位分析師說,東北大豆的年產量一般在600萬~700萬噸,有一年將近有一半的大豆以臨時收儲的形式進入了國庫。大量大豆退出市場流通,加工企業只能靠進口國外大豆,國際市場上突然多出數百萬噸的購買量,價格自然大漲。

  盡管國家的托市收購是為了保護農民的種植積極性,實際效果卻并非如此。以大豆為例,大豆臨時收儲的價格從原來的每斤1.85元上調至去年的2.3元,一位熟悉情況的人士說,2012年黑龍江的大豆種植面積從原來的5000余萬畝減少至3000余萬畝,大豆的產量下降近三成。

  補貼新機制倒逼

  進入糧庫的糧食中有些品種并不適宜久存,像水稻放久了品質下降很多。業內人士說,現在除了大豆,小麥、水稻、玉米也都在搞托市收購,除了收購發生的費用,保管也產生龐大的費用。

  2012年,中儲糧政策性糧食收購數量為3747萬噸,如果按照每噸2000元的收購價格(稻谷與小麥、玉米最低收購價格不同,有高有低,記者注)計算,需要動用資金約700億元,如果這些糧食保管一年,按照2010年小麥收購預案,每年每斤小麥有0.035元的保管費用,3747萬噸糧食保管一年要另外花費約26億元。

  目標價格補貼制度,與美國2008年版農業法的反周期補貼(counter-cyclical payments)類似,2008作物年,美國農業法規定的小麥目標價格是每蒲式耳3.92美元,如果市場價格低于目標價格,美國農業部將按照差額補貼給農民。農民手中的小麥按照市場價格銷售出去,不進入國庫,這樣市場小麥的供應量不會發生變化,而政府部門也不需要承擔小麥的收購和存儲費用。

  業內人士說,目標價格補貼制度聽說有關部門在研究,但是否實施,何時實施,還沒有確切的消息。

  對于現有的托市制度,中儲糧在公開報告中則予以力挺。作為國內糧食市場調控的重要力量,中儲糧堅決執行國家最低收購價、拍賣銷售、跨省移庫等調控政策,結合自身業務經營,密切監測市場變化,抑制區域性、投機性市場波動,維護糧食市場穩定。中儲糧稱,與國際市場大起大落形成了鮮明對比,我國糧食價格(除大豆外)保持平穩運行,成為全球糧食危機中的“安全島”。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