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以來,國內氣溫逐步升高,進入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段。然而與高溫天氣形成對比的是,近期玉米市場并未像往年同期那樣進入購銷兩旺的局面,期貨現貨連連走弱,上游供給增加,下游需求疲弱。7月玉米供需基本面主要發生以下變化:
一,南方港口走弱引領下跌,港口庫存降幅受限
截止到7月末,北方港口庫存仍在330萬噸以上,南方港口庫存接近60萬噸,總庫存接近390萬噸,較7月初時總庫存下降約43萬噸,降幅有限;較2012年7月末時不足200萬噸的總庫存高出約190萬噸。庫存下降至合理水平至少還需一個多月時間。
6月以來南方受降雨、小麥替代和畜禽存欄恢復緩慢影響,廣東港口日均玉米走貨量僅在3.5萬噸左右,偏低于3-4月。南方港口中小型飼料企業多以隨采隨用為主,而大企業多已備貨到9月中上旬,因考慮到南方和華北等地春玉米將于8月中旬后陸續上市。飼料企業采購不積極,而貿易商出貨心態加重,由此引發南方港口價格領跌,港口成交價自高點2520元/噸下落至2480元/噸。受南方偏弱行情影響,北方港口主流收購價自高點2360元/噸下降至2320元/噸。
表:7月庫存和港口價格對比
日期北方庫存(萬噸)南方庫存(萬噸)庫存合計錦州港主流收購價(元/噸)平艙價(元/噸)南方港口成交價(元/噸)
7月初約370約60約43023202350-23602440-2450
7月末約330約57約38723002390-24002470-2480
二,華北糧庫輪換截止8月末,短期內供給充裕
7月中旬華北和南方部分糧庫開始將輪換玉米投入市場,這部分玉米多為2010年左右陳作;其他糧庫因擔心后期漲幅有限,也開始出售貿易糧。華北貿易商多已售完手中庫存,目前糧庫成為華北供應主力,而下游養殖業需要尚處淡季,酒精和淀粉開工率下降,供多需少導致華北玉米7月下旬小幅下跌20-60元/噸。糧庫輪換將進行至8月末,與新糧上市形成銜接。
表:山東企業7月中下旬以來價格變動
日期壽光金玉米淀粉新豐淀粉諸城興茂福源生物盛泰藥業臨沂六合禽料用玉米臨沂六合豬料玉米
7月中旬2458242425202380249024602460
7月末2416241025002364243024002460
三,深加工開工率下降,養殖業緩慢恢復
7月酒精加工利潤繼續下滑,淀粉糖和果葡糖漿消費因為糖供給過剩和飲料消費下降亦未現好轉,7月國內淀粉行業開工率降至50%以下,酒精開工率降至40%以下。
養殖業7月存欄恢復有限,主要是禽類存欄恢復慢,因受7月下旬河北廊坊出現一例禽流感病例影響;生豬存欄繼續增長,因養殖戶看好雙節和年前消費。病例出現后,肉雞價格和肉雞苗受到影響下跌,但雞蛋和豬肉價格未受到影響,均受到各自基本面支撐上漲。雞蛋價格每年7月下旬后均會受季節性因素影響上漲,主要原因是夏季蛋雞產蛋率下降、蛋重下降,同時8-9月迎來雙節消費忘記,有效推動蛋價上揚。
四,進口玉米對遠月形成較大壓力
7月以來美國天氣有利玉米生長,未現去年創紀錄高溫干旱天氣,美盤玉米價格承壓下行并創新低,與此同時新作玉米進口成本跌破2000元/噸,與廣東港口玉米成交價有高達500元/噸左右的價差。高價差在7月中旬再次吸引了進口,國儲進口了約23船美國新作,加上已進口的新作約280萬噸,遠月供給壓力加大。考慮到國家已經將2013年玉米保護價提高了0.06元/斤,進口玉米加劇了產銷區的價格博弈。
盡管目前市場存在較大供給壓力,東北臨儲和跨省移庫也是箭在弦上,同時春玉米即將上市,下游消費尚未明顯轉好,但在新玉米上市前,陳作玉米價格下跌空間有限,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豬料用二等以上優質玉米缺乏。從山東7月份價格走勢來看,深加工和禽料玉米在此次國儲輪換沖擊下均有下跌,但豬料用優質玉米價格堅挺,國儲投放和貿易商庫存玉米霉變率較高,滿足二等以上不多。南方港口優質玉米價格下跌因到貨量增加,從大趨勢來看仍是上漲。四川等南方銷區目前優質玉米到站價在2600元/噸以上,跌幅有限。
第二,豬肉價格淡季不淡,后期將繼續反彈。7月是豬肉消費淡季,但7月豬肉價格未現下跌,主要受出欄生豬量少支撐,豬糧比以微低于6:1橫盤整理。截止7月24日,豬糧比再次回到6:1上方,全國多數地區自繁自養已現盈利,這有利于仔豬補欄繼續增加。8月中旬后隨著氣溫下降、學校開學和雙節前消費提振,生豬價格將繼續受到提振。
第三,深加工行業最差月份已過,后期開工率預計回升。6-7月是深加工行業一年中消費最弱的月份,而8-10月深加工下游需求將逐漸好轉,尤其是9-10月份為深加工每年的消費旺季,從季節性規律來看8-10月開工率不會繼續下降。
第四,8月后小麥價格將繼續上漲。6月新麥上市后價格高開高走,7月面粉行業迎來消費淡季,同時臨儲拍賣小麥繼續投放市場,小麥現貨價格暫穩。8月以后面粉加工業將進入消費旺季,小麥價格將再受提振。另外,從今年小麥供需平衡表來看,因上兩個市場年度小麥飼用量大增,導致2013/14年度期初庫存下降了800-1000萬噸,同時今年小麥因降雨影響了產量和品質,小麥產量持平或下降300-1000萬噸,即使當前國家大量進口,或難以彌補優質麥缺口。小麥價格上漲將直接導致替代量下降。
綜上所述,7月以來,玉米市場供給壓力加大,而下游消費無一利好,導致國內玉米期現貨走弱,預計這種情況將持續至8月上旬。但由于8月屬于傳統的養殖業消費旺季,生豬和蛋雞養殖利潤好轉亦將有利于存欄繼續恢復,深加工后期不會繼續下滑,加之當前市場二等以上優質玉米缺乏,進口玉米僅構成心理影響,故新玉米上市前價格下跌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