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玉米收購價1.05元/斤,比去年開秤價低幾分錢,按這個價格出售玉米不太劃算,等到明年春季可能會賣個好價錢。”秋收時節,平鄉縣節固鄉北周章村農民胡敬賢說,他今年收獲的180畝玉米,除了自家3畝外,其他都是以每畝400多元的價格承租的,平均畝產1300多斤。玉米價格高的時候,他每畝能賺600元錢。今年人工、農資等費用較去年都有所上漲,如果價格上不去,種地收益肯定會受到影響。
記者近日走訪邢臺、邯鄲等地時,隨處可見一座座“金山”,路邊、院落、房頂、屋檐,到處都是金燦燦的玉米。雖然今年河北省玉米獲得了大豐收,但不少農民并不愿意立刻把玉米出售,而是等待玉米價格走高,爭取能賣個好價錢。
河北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目前河北省玉米平均收購價格為1.088元/斤,較去年同期下跌0.013元/斤,跌幅1.18%。分區域看,邢臺、邯鄲、衡水新玉米收購價格在1.04-1.07元/斤之間,秦皇島、唐山、承德等地新季玉米尚未開始收購,目前陳玉米收購價格為1.12-1.13元/斤之間。
“因為我們公司對玉米質量的要求比較高,所以收購價也比一般的糧食收購點要高幾分錢。即便是這樣,公司現在也收不上來多少玉米。”河北愛益農飼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煒權告訴記者,除了農民觀望情緒濃厚以外,受前期高溫干旱影響,今年質量普遍不如去年,主要體現為籽粒小,部分地區新糧的容重較去年要低一個等級,介于二等三等之間,所以開秤價不高。
“農民售糧積極性不高,主要原因是收購價格沒有達到農民的心理預期。”河北農業大學教授、省玉米專家顧問崔彥宏告訴記者,近年來,雖然國家一直在保護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也提高了糧食的收購價格,但仍然趕不上種糧成本的增加速度。河北省多地存在農民種糧增產不增收的現實。
對于后期河北省玉米行情走勢,省糧食局調控處朱曉東分析,由于開秤價格較低,目前貿易商收購態度謹慎,收購量少;新糧外輸增加,南方港口船只到貨密集,需求企業報價下調,收購價也隨之下調;隨著后期新玉米集中上市,庫存偏高,部分儲備庫銷售壓力將逐漸增加,價格走弱。同時,由于下游白酒行業及化工行業的持續蕭條,玉米原料庫存相對往年處于正常偏高水平,供大于求格局將持續,預計玉米價格將繼續弱勢下行。
“一方面,玉米臨儲政策尚未出臺,購銷主體觀望情緒較濃;另一方面,近期臨儲陳糧成交價格較低而且下游需求不暢。”朱曉東表示,目前玉米市場出現了階段性的供大于求形勢,玉米賣難和儲難的苗頭顯現,因此國家繼續啟動臨儲收購的可能性較大。2013年國家臨儲收購指導價比2012年提高120元/噸,在臨儲政策支撐下,玉米價跌幅有限。為此,專家提醒,在國儲收儲價格固定的前提下,儲藏保管糧食也需要費用,并會增加損耗,儲存不當容易發霉,玉米質量和價格方面都有風險,農民應適時將新糧出手,以免增加損耗減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