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東北產地玉米上量增加,收購價格小幅下行,預計當前低位運行的玉米價格繼續下探空間已經有限,后期臨儲托市工作的啟動將對東北糧價起到拉升作用。
一、缺乏收購主體 東北玉米價格走勢疲弱
目前東北玉米上量逐日遞增,而當前參與收購的主體卻顯得相對單一,貿易商觀望心理較強,吉林、黑龍江多數烘干塔尚未開工。這一方面是因為今年東北新糧上市日期延后,另一方面因為貿易商對后期市場信心不足,去年玉米價格持續下跌導致不少企業賠錢出局,剩余貿易商考慮到今年新糧上市初期部分農戶心理預期降低,短期內市場供應充足,暫無缺口出現,因此也是持謹慎心理。
除以上兩個因素外,當前購銷格局下,操作經營利潤低,貿易商缺乏入市動力。以當前上量較多的遼寧省和吉林省南部地區為例,水分30%玉米主流收購價為0.83-0.85元/斤,烘干至水分15%的玉米成本約為2140-70元/噸,而目前北方港口散糧收購價格僅在2230-2260元/噸之間,產地運至港口中間利潤微薄,加之后期價格走勢又并不明朗,因此貿易商入市動能不足。
由于貿易商多處觀望狀態,因此當前遼寧產玉米主要以流向北方港口為主,吉林、黑龍江兩省玉米以流向東北產地深加工企業為主。在天氣正常的情況下,錦州港公路新玉米日集港量8000噸左右,鲅魚圈港公路日均到貨7000-8000噸左右,新糧到貨量呈現逐日遞增的狀態。東北深加工處到貨亦顯充裕,中糧公主嶺、開原益海嘉里、嘉吉生化等多家企業處日收購量均在千噸以上。在糧源供應充足情況下,港口和深加工企業收購價格有所下調,壓制東北產地玉米價格走低。
二、低位糧價繼續下探空間有限
目前,東北產地貿易商處玉米收購價格較去年同期偏低100元/噸左右,若糧價繼續下跌,或觸及農戶心理底線。東北糧上市至今,遼寧產玉米始終扮演主力軍的角色,目前遼寧局部地區農戶售糧熱情較高,但這種現象區域特性也十分明顯,因與吉林、黑龍江兩省相比,遼寧農戶持有土地較少,每戶玉米產量不大,因此部分農戶對玉米價格心理預期不高,而吉林、黑龍江兩省農戶持有土地面積大,玉米價格漲跌直接影響全年收益,在糧價過低的情況下,往往容易引發以上兩省農戶的惜售情緒。從本地消化能力來看,吉林省深加工企業分布密集,本地剛性需求下,農戶心理預期偏高,目前吉林省玉米上量較少。因此,當前遼寧農戶的售糧心態并不能代表整體東北農戶。
雖然港口價格走勢疲弱、深加工下游需求不見好轉,但預計東北玉米價格繼續下行的空間已經十分有限。今年新糧開秤價格明顯低于去年,繼續壓縮的空間已經不大,當前遼寧部分地區供應量呈減少的趨勢,一方面是因為部分有提早賣糧意愿的農戶已經將手中玉米出售,另一方面是因為部分農戶表現出了對持續下行糧價的不認可。若產地糧價難跌,則會對港口和深加工價格形成支撐。
三、政策出臺或扭轉風向 貿易操作空間難見改善
目前東北深加工處掛牌價格高于產地貿易商收購價,一方面是因為貿易商心態謹慎,另一方面也體現出了存在“剛需”的加工企業對后期玉米價格也并不十分悲觀。綜合來看,當前東北糧價明顯低于去年,繼續下行幅度有限。后期隨著運輸補貼政策到位和臨儲托市工作的啟動,必將對產地玉米價格形成支撐,糧價能否沖至臨儲價格之上雖難做猜測,但在當前偏低基礎上繼續提升卻基本可以預見。從購銷格局來看,東北臨儲托市和南方進口到港,極易造成“北高難低”的局面,因此即便東北糧價后期出現上行,南北發運利潤也難見擴大,個體貿易商操作空間或會隨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