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國內玉米市場事件多發,首先是臨儲和運費補貼正式啟動,利好政策為東北玉米帶來支撐;其次進口玉米退貨呈擴大化趨勢,盡管質檢總局官方數據為截止到12月19日多港相繼退運54.5萬噸含轉基因MIR162進口玉米,但實際上考慮到洗船和延期情況,進口玉米到貨量預計減少上百萬噸;三是轉基因事件擴大到DDGS和雜粕類,飼料原料到貨量和價格走勢均受影響;四是國糧局發文要求限制臨儲收購霉變率控制在5%以內。
盡管如此,12月全國整體玉米價格仍以跌勢為主,山東深加工企業收購價跌幅40至80元/噸不等,廣東港口成交價下跌幅度超過130元/噸。俗話說“漲看山東,落看廣東”,因為以廣東為代表的東南沿海省份是需求大省,價格快速下跌體現出來是背后的市場供過于求。從當前市場情況來看,預計1月年前玉米基本面仍將維持弱勢格局,而政策利好將在年后有所體現。預計1月市場仍將維持弱勢主要基于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飼料企業基本完成年前備貨,1月需求力度減弱。2012/13年度南方大型飼料企業基本在1月中旬完成年前備貨,而今年到12月底之前大中型飼料企業基本完成年前備貨,1月少量補庫為主。據調研了解,截止到目前大型飼料企業庫存在30—60天不等,多數企業在50天以上,僅少數企業因看空后市行情而維持偏低庫存;中型飼料企業庫存也基本備完春節期間庫存,因擔心節前物流緊張。值得注意的是,盡管12月有飼料企業補庫支撐,廣東港口12月仍大幅下跌,南北方貿易利潤持續縮小并倒掛,截止12月末在考慮補貼的情況下南北方貿易利潤也僅為20—30元/噸,其主要原因是受南北方運輸補貼影響。
第二,東北產區迎上量高峰,售糧進度快于上年同期值。12月以來東北地區迎來上量高峰,在臨儲托市政策的影響下售糧進度明顯快于上年同期,體現較為明顯的是遼吉地區,預計1月售糧進度將繼續加快。往年吉林農戶惜售情緒明顯,賣糧高峰通常出現在年后,但今年松原震區臨儲收購率先開啟,周邊深加工企業也積極收糧并參與代收代儲,同時今年農戶心態亦出現轉變,到12月末吉林售糧進度已過二成,而去年同期僅約一成。遼寧糧源除流向當地企業和臨儲外,目前為港口供應主力,截止12月末遼北售糧進度接近50%,遼寧整體進度約35%,已售玉米量接近500萬噸,若按此進度在4月運費補貼結束前遼寧農戶手中糧源可基本見底。隨著東北售糧進度加快,臨儲玉米收購量也快速放大,預計截止到12月25日東北累計收購991萬噸,較20日收購量增加約383萬噸。
表:2013/14年度臨儲收購量預估
東北累計 |
黑龍江 |
吉林 |
遼寧 |
內蒙 |
|
12月10日 |
164 |
12.7 |
95.6 |
9.4 |
46.3 |
12月20日 |
608 |
142 |
274 |
44 |
148 |
12月25日 |
990.92 |
298.07 |
393.61 |
86.13 |
213.11 |
第三,廣東港口庫存急劇升高,1月價格仍有下跌空間。一方面,海關數據顯示11月中國玉米進口量高達79.8萬噸,創單月進口量歷史新高;另一方面,飼料企業為完成年前備貨加緊發運東北玉米。因此,盡管12月發生大批量轉基因玉米退貨事件,再去掉11—12月走貨量,12月下旬廣東港口庫存依然急劇增加到90--100萬噸水平,其中內貿庫存到月底預計增加至40--50萬噸,外貿庫存預計為50萬噸左右。按照廣東港口每周走貨量25—40萬噸計算,可基本滿足提貨需求。廣東港口玉米成交價在高庫存壓制下還將有進一步下跌空間,按照南北方貿易利潤預估下方空間約為40--50元/噸,原因是考慮到運費補貼,若維持目前北方港口價位,廣東港口價格下跌到2320元/噸時南北方利潤縮小至0元/噸,若進一步下跌則將出現“實際”到掛,限制發運量。
第四,華北玉米整體余量較大,年前將以平穩趨弱為主。由于12月份補貼開始執行后南方飼料企業對東北玉米采購積極性增加,而山東深加工企業持續降價導致周邊省份間貿易利差縮小,加上前期東北跨省移庫玉米占據了華北較大庫容,到目前為止華北多數地區糧庫收購尚未啟動,貿易商囤糧積極性也普遍偏差,因此12月華北整體售糧進度減慢,玉米整體余量偏大,在河南地區表現尤為明顯。考慮到年前山東深加工企業開工率受到整體宏觀經濟形勢和反腐倡廉政策導向影響不會大幅回升,故預計1月年前華北整理糧價仍將以平穩趨弱為主。
綜上所述,由于今年玉米市場多重因素存在博弈關系——玉米基本面供過于求格局與政策進行博弈,東北玉米到貨價減去補貼后到貨成本與華北玉米進行博弈,進口玉米與國內玉米進行博弈,等等,年前受上量、進口到貨和補貼影響玉米市場更多體現出供過于求,而進口玉米退貨和臨儲托市收購支撐將主要體現在年后:一方面從時間點來看進口大批量洗船退貨發生在12月份,對1月以后船期影響較大;另一方面今年東北臨儲加速收購,按照目前臨儲收購速度推算到1月末可能達到1500--2000萬噸,到4月末可能達到4000—5000萬噸,而2012/13年度臨儲到4月上旬才收購約1570萬噸,后期收購推遲一個月至5月末收購量共計達到3080萬噸。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后期優質糧源供應將有限,因國糧局發文要求控制臨儲收購霉變率在5%以內,未來霉變率5%以內優質玉米要么入臨儲,要么運往南方飼料企業供生產所用,其市場流通量將逐漸下降,待5月后臨儲將成為掌握優質糧源主體;而霉變率5%以上糧源不可能全部由深加工消化,屆時市場很可能以5%為界出現兩極分化,5%以上供應量大,價格偏低;5%供應量小,價格偏高,優劣質糧價價差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