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3/14年度玉米和高粱產量和期末庫存數據下調
玉米和高粱產量數據下調,導致2013/14年度玉米和高粱供應數據分別下調了6100萬蒲式耳和2700萬蒲式耳。玉米收獲面積數據上調了43.6萬英畝,不過單產數據下調了1.6蒲式耳,為158.8蒲式耳/英畝。玉米期末庫存數據下調了1.61億蒲式耳,高粱期末庫存數據下調了1200萬蒲式耳,因為12月1日的季度庫存報告顯示9月到11月期間玉米和高粱的飼料和其它用量提高。玉米的飼料和其它用量數據上調了1億蒲式耳,為53億蒲式耳。玉米的食品、種子和工業用量數據不變,因為乙醇行業的玉米用量數據上調的5000萬蒲式耳,被食糖及淀粉行業的玉米用量降幅所抵消。2013/14年度玉米農場平均價格中間值不變,仍為每蒲式耳4.40美元,而高粱價格預估值上調了0.10美元,為每蒲式耳4.20美元。
2013/14年度中國玉米進口數據下調了200萬噸,為500萬噸,因為中國近來退運了一些美國玉米。不過美國玉米出口數據不變,因為阿根廷的競爭力減弱,墨西哥的需求提高。
國內展望
玉米和高粱產量數據下調,飼糧供應數據調低
根據美國農業部下屬的國家農業統計局(NASS)發布的年度總結報告顯示,美國玉米播種面積數據小幅提高,但是被單產數據下調1.6蒲式耳所抵消,這導致玉米產量數據下調了6400萬蒲式耳,為13.9億蒲式耳。高粱產量數據同樣下調,因為收獲面積和單產數據下調,產量數據下調了2700萬蒲式耳,為3.89億蒲式耳。
飼糧供應數據下調了220萬噸,為3.958億噸。飼糧期初庫存為2350萬噸,因為9月1日的庫存數據進行了調整。2013/14年度飼糧的飼料和其它用量數據上調了300萬噸,為1.407億噸,相比之下,上年為1.155億噸。
根據9月到次年8月的市場年度,四種飼糧外加小麥的飼料和其它用量數據上調,因為小麥的飼料和其它用量降幅120萬噸被玉米、高粱和燕麥的飼料和其他用量增幅325萬噸所抵消。根據9月到次年8月的市場年度,大麥的飼料和其它用量數據下調了20萬噸。谷物消費動物指數為9077萬單位,相比之下,12月份的預測為9139萬單位。
本月,每單位的飼料和其它用量為1.58噸,高于上月預測的1.55噸。玉米的飼料和其它用量數據上調了1億蒲式耳,為53億蒲式耳。高粱的飼料和其它用量數據上調了2500萬蒲式耳,為1.25億蒲式耳。這些調整的根據是12月1日季度庫存報告。2013/14年度大麥的飼料和其它用量數據下調了1000萬蒲式耳,燕麥上調了500萬蒲式耳,根據同樣是12月1日的季度庫存報告。
玉米收獲面積數據上調,單產和產量數據下調
本月,美國玉米播種面積數據略微上調,而收獲面積數據上調了近50萬英畝。雖然播種面積和收獲面積提高,但是單產數據下調了1.6蒲式耳,導致產量數據下調了6400萬蒲式耳,為139.25億蒲式耳。收獲面積數據的大部分增幅來自北部平原和西部玉米種植帶。而產量的大部分降幅集中在西部玉米種植帶,當地衣阿華州和明尼蘇達州的玉米單產比11月份的預測下調了4蒲式耳。
2013/14年度玉米的食品、種子和工業用量(FSI)數據不變,不過乙醇行業的玉米用量數據上調了5000萬蒲式耳,被高果糖漿行業的玉米用量降幅1000萬蒲式耳、葡萄糖行業的玉米用量降幅1000萬蒲式耳以及淀粉行業的玉米用量降幅3000萬蒲式耳所抵消。高果糖漿出口下滑,因為在墨西哥等部分市場上,食糖價格已經更有競爭力。淀粉生產一直受到經濟增長緩慢等因素的影響,因為新房建設以及其他工業需求放慢。另外,替代品也占據了一定的市場,其中包括進口。根據本年度迄今為止的步伐,葡萄糖行業的玉米用量數據下調。乙醇行業的玉米用量數據上調,因為燃料消費數據顯示用量提高,也支持了今后的需求增加。乙醇行業的高粱數據下調,也支持了玉米消費。乙醇生產利潤依然豐厚,因為玉米價格下跌以及玉米酒槽粕價格依然強勁(盡管近期出現下跌)。本月美國能源信息局上調了1月到8月期間的汽油消費數據,也導致乙醇玉米用量數據上調。
2013/14年度玉米的飼料和其它用量數據上調了1億蒲式耳,為53億蒲式耳。12月1日的季度庫存報告顯示9月到11月期間的飼料和其它用量高于預期,為24.29億蒲式耳,也比上年同期增長3.47億蒲式耳。
2013/14年度美國玉米出口數據不變,這導致總用量數據比上月上調了1億蒲式耳。2013/14年度玉米期末庫存預計為16.31億蒲式耳,比上月低了1.61億蒲式耳,不過是上年期末庫存8.21億蒲式耳的近兩倍。庫存對用量比預計為12.4%,相比之下,上月的預測為13.7%,上年為7.4%。
2013/14年度玉米平均價格區間中間值不變,仍為每蒲式耳4.40美元,因為產量下滑,而用量數據上調,導致期末庫存數據調低。對于2013年產的玉米,相當一部分的玉米已經上市銷售,當時售價高于預期的平均水平。2013/14年度的平均價格要比上年創紀錄的6.89美元低了2.49美元。
2012/13年度玉米的飼料和其它用量數據上調了200萬蒲式耳,因為9月1日的季度庫存報告顯示用量減少200萬蒲式耳。
高粱單產數據下調,導致供應吃緊,期末庫存數據調低
高粱單產以及收獲面積數據下調,導致2013/14年度高粱產量數據下調了2700萬蒲式耳,為3.89億蒲式耳,不過仍比上年的2.47億蒲式耳增長58%。高粱產量數據下調,加上飼料和其它用量數據上調2500萬蒲式耳,導致高粱供需吃緊。
NASS的1月份農作物產量報告:高粱播種面積數據下調了7000英畝,收獲面積數據下調了14.8萬英畝,分別為806萬英畝和653萬英畝。高粱單產數據下調了2.6蒲式耳,為59.6蒲式耳/英畝,不過仍比上年增長9.8蒲式耳。
雖然全國高粱單產數據下調,但是堪薩斯州高粱單產年比增長,達到了42.5蒲式耳/英畝。在14個主產州里,有10個州的高粱單產提高。僅在堪薩斯州,高粱單產就比上年增長了20蒲式耳,達到了59蒲式耳/英畝,高于上年的39蒲式耳。德克薩斯州是例外,高粱單產下滑。不過德克薩斯州高粱播種面積和收獲面積增加,加上單產降幅相對較小,只有3蒲式耳,導致高粱產量比上年增長1670萬蒲式耳。
根據NASS的季度庫存報告,本月供需數據進行了調整。期初庫存數據上調了11.9萬蒲式耳。12月1日的季度庫存報告顯示2013年9月到11月期間的用量達到了1.76億蒲式耳,比上年同期增長34%。一季度用量提高,支持了2013/14年度飼料和其它用量數據上調了2500萬蒲式耳。乙醇行業的玉米用量數據上調,加上本年度剩余時間內高粱供應吃緊,導致乙醇行業的玉米用量數據下調了2000萬蒲式耳。國內用量數據上調了500萬蒲式耳。
供應下滑而國內用量提高,導致出口供應下滑,期末庫存數據下調。出口數據下調了2000萬蒲式耳。高粱出口供應減少,導致出口數據調低。中國的需求旺盛,已經在早先的供需報告中得到體現,也導致高粱出口年比大幅增加。
由于供應吃緊以及國內需求提高,因而高粱期末庫存數據下調了1200萬蒲式耳,為1900萬蒲式耳,也是歷史第三低的水平,僅略低于1995/96年度的1840萬蒲式耳,也比2012/13年度創下的歷史最低水平高出400萬蒲式耳。
供需數據的調整促使美國農業部將2013/14年度高粱平均價格預估上調了0.10美元,為每蒲式耳4.20美元,這占到玉米價格預估的95%。高粱價格預估區間的下端上調0.15美元,為3.90美元;上端上調了0.05美元,為4.50美元。
大麥飼料和其它用量數據略微下調
2013/14年度美國大麥產量數據不變。供應預計為3.2億蒲式耳,比上年增長了6%。北達科他州和明尼蘇達州的大麥產量比上年大幅下滑,因為天氣寒冷以及田間狀況糟糕,耽擱了大麥播種,這與愛達荷州、明尼蘇達州和一些其他地區的播種面積增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NASS的季度庫存報告顯示,2013年9月到11月期間大麥用量比上年同期減少了31%,支持了本年度大麥的飼料和其它用量數據下調1000萬蒲式耳。本月,大麥總用量數據也下調了1000萬蒲式耳。考慮到供應增加,大麥期末庫存數據上調至9000萬蒲式耳。
由于大部分的大麥已經上市銷售,因而本月大麥價格中間值預估沒有調整,仍為每蒲式耳6.00美元。價格預估區間縮小到了5.75美元到6.25美元,其中上端下調了0.05美元,下端下調了0.05美元。
燕麥的飼料和其它用量數據上調,期末庫存數據下調
2013/14年度美國燕麥產量數據不變,為6590萬蒲式耳,比上年增長3%,不過仍是歷史第三低的水平。燕麥單產比上年增長2.7蒲式耳,為61.3蒲式耳/英畝。收獲面積是歷史次低紀錄,為103萬英畝。
季度庫存報告顯示,截止到2013年12月1日,所有部位的燕麥庫存為4800萬蒲式耳,比上年同期低了34%。9月到11月期間的用量為4350萬蒲式耳,因而2013/14年度燕麥飼料和其它用量數據上調了5000萬蒲式耳。總用量小幅提高,導致期末庫存數據略微下調到了3320萬蒲式耳,這將是歷史最低水平。
本月燕麥價格預估不變,因為大部分的燕麥已經上市銷售,供應吃緊。2013/14年度燕麥平均價格預計為每蒲式耳3.60美元,為歷史第二高的水平,僅低于2012/13年度創紀錄的3.89美元。燕麥價格預估是玉米價格預估的82%,這是自1988/89年度以來的最高比例,當時燕麥價格曾略高于玉米價格。
國際展望
中國玉米增產提振全球粗糧產量規模
2013/14年度全球粗糧產量數據上調了310萬噸,為12.592億噸,主要原因是中國玉米產量大幅提高。全球玉米產量數據上調了260萬噸,為9.669億噸,因為中國產量增幅抵消了美國、阿根廷和俄羅斯產量降幅。全球大麥產量數據上調160萬噸,為1.447億噸,而粟、黑麥和燕麥產量數據略微下調。美國高粱產量數據下調,不過海外產量數據不變。
中國玉米產量數據上調了600萬噸,達到創紀錄的2.17億噸。中國國家統計局尚未發布玉米產量預測數據,不過已經發布了整體糧食產量數據。根據2013年谷物產量信息以及生長條件狀況,中國玉米作物受益于播種面積提高、良好的降雨以及適宜的溫度,不過尤其集中在東北地區。玉米單產預計達到創紀錄的6.0噸/公頃。2012/13年度中國玉米產量略高于稻米產量,不過在2013/14年度,玉米產量比稻米產量高出7%。黑龍江省和內蒙古玉米播種面積提高,則是關鍵因素,因為當地大豆耕地轉播上了玉米。
阿根廷玉米產量數據下調了100萬噸,為2500萬噸。部分地區天氣干燥,耽擱了玉米播種,一些耕地轉播上了替代農作物。在部分地區,12月份溫度持續偏高,影響了早播玉米作物,降低了玉米單產潛力。玉米單產數據下調了2.5%,而播種面積數據下調了1.45。不過目前大部分玉米作物剛剛進入關鍵的生長期,因而1月份剩余時間以及2月份的天氣至關重要。2013/14年度阿根廷大麥產量數據上調了50萬噸,為480萬噸。收獲報告顯示,大麥播種面積提高。另外,大麥單產良好,接近2010/11年度以及2011/12年度偏高的水平。
俄羅斯統計局發布了最終的產量報告,調整了一些農作物的產量數據。2013/14年度俄羅斯大麥產量數據上調了40萬噸,為1540萬噸,因為收獲面積提高。不過玉米產量數據下調了50萬噸,為1100萬噸,主要原因是單產。粟產量數據下調了20萬噸,為40萬噸,主要原因是收獲面積下滑。黑麥和燕麥產量數據下調,因為單產未能達到早先預期。
一些歐盟國家已經調整了粗糧產量數據,其中大麥產量數據上調了70萬噸,為5980萬噸。丹麥、西班牙和芬蘭提高了大麥產量數據。不過芬蘭將玉米產量數據下調了30萬噸,黑麥產量略微下調,燕麥產量數據略微上調。
2013/14年度全球粗糧產量數據上調了310萬噸,大部分增幅被期初庫存數據下調190萬噸所抵消。2013/14年度巴西玉米期初庫存數據下調了200萬噸,為1400萬噸,因為近來出口步伐強勁,加上貨輪排起長隊等待裝運玉米,2012/13年度(3月到次年2月)玉米出口數據上調了300萬噸,達到創紀錄的2500萬噸。雖然巴西玉米出口一直強勁,但是國內飼料用量一直低迷不振,因而下調了100萬噸。
全球粗糧用量數據上調
2013/14年度全球粗糧用量數據上調了420萬噸,為12.277億噸,其中美國占到了過半的增幅。海外粗糧用量數據上調了170萬噸,為9.171億噸。增幅最大的國家是歐盟,上調了100萬噸,為1.581億噸。歐盟大麥豐產,出口需求近來放慢,而小麥出口需求一直強勁。這支持了大麥飼料用量數據上調100萬噸,抵消了小麥飼料用量降幅。對于中國,高粱進口提高,因而飼料用量數據上調了50萬噸。伊朗粗糧飼料用量數據上調了10萬噸(大麥),菲律賓上調了10萬噸(玉米),而澳大利亞和巴西用量數據下調。不過俄羅斯粗糧用量數據下調了40萬噸,因為一些粗糧的產量數據下調。印度下調了30萬噸,原因是大麥出口增加,導致國內用量下滑。
全球粗糧期末庫存數據下調,海外期末庫存上調
2013/14年度全球粗糧期末庫存數據下調了300萬噸,其中美國占到了大部分的降幅。海外粗糧期末庫存數據上調了130萬噸,為1.496億噸。中國粗糧期末庫存數據上調了400萬噸,為7240萬噸,因為玉米產量增加,提高了庫存規模。菲律賓、尼日利亞和亞美尼亞粗糧期末庫存數據略微上調。不過巴西期末庫存數據下調了200萬噸,因為玉米期初庫存數據下調。阿根廷粗糧期末庫存數據下調了50萬噸,因為高粱庫存下滑,出口增幅僅在一定程度上被大麥庫存增幅所抵消。俄羅斯、墨西哥、伊朗、歐盟和一些其他國家的粗糧期末庫存數據略微下調。
2013/14年度粗糧貿易數據下調
2013/14年度(10月到次年9月)全球粗糧貿易預計為1.39億噸,下調了140萬噸,全部降幅都集中在玉米。雖然全球玉米貿易數據下調,但是仍是歷史最高紀錄,達到1.094億噸。
對于阿根廷和巴西,3月到次年2月的市場年度以及國際市場年度的玉米出口數據均進行了調整。對于阿根廷,玉米產量數據下調,因而本月的2013/14年度(即2014年3月到2015年2月)出口數據下調了100萬噸,為2500萬噸。對于2013/14貿易年度(2013年10月到2014年9月),阿根廷玉米出口數據下調了200萬噸,為1400萬噸。
對于巴西,本國2012/13市場年度(2013年3月到2014年2月)玉米出口數據上調了300萬噸,達到創紀錄的2500萬噸,因為近期裝運強勁,貨輪等待裝運玉米,國內需求疲軟。不過2013/14貿易年度的玉米出口數據只上調了50萬噸,為2100萬噸。這預示2014年3月到2014年9月期間的出口減少250萬噸,2014年10月到2015年2月期間的出口增加250萬噸。
2013/14貿易年度巴西和阿根廷玉米出口數據的調整,導致全球玉米貿易數據調低了150萬噸,不過這在一定程度上被墨西哥的玉米出口數據上調所抵消。2013/14年度墨西哥玉米出口數據上調了15萬噸,為30萬噸,部分原因在于過去兩年對鄰國的出口增加。
2013/14年度中國玉米進口數據下調了200萬噸,為500萬噸,因為中國質檢官員在美國玉米船貨中發現了未經農業部批準的轉基因成分,而退運了一些美國玉米。中國玉米產量創下歷史最高水平,降低了進口需求。退運部分進口玉米將有助于政府維持國內高企的玉米價格。
根據迄今為止的進口步伐,加上美國高粱供應不足,因而墨西哥玉米進口數據上調了50萬噸,為1100萬噸。墨西哥高粱進口數據下調了類似的規模。菲律賓玉米進口數據上調了25萬噸,為30萬噸,因為進口玉米取代了一些高價飼料小麥。
根據近幾個月的進口步伐,加拿大供應充足,2013/14年度美國玉米進口數據上調了5萬噸,為80萬噸(根據本國市場年度,上調了500萬蒲式耳,為3500萬蒲式耳)。
供應緊張,美國高粱出口數據下調
2013/14年度美國高粱出口數據下調了50萬噸,為400萬噸,因為供應緊張(根據本國市場年度,高粱出口數據下調了2000萬蒲式耳,為1.6億蒲式耳)。本月美國高粱產量數據下調,庫存報告顯示2013年9月到11月期間國內用量高于預期。雖然對華以及對未知目的地的(可能也是中國)銷售強勁,但是實際裝運步伐一直相對低迷。美國調查統計局的報告顯示,2013年10月到11月期間,高粱出口低于上年同期的偏低水平。而根據周度出口檢驗報告顯示,12月份的出口量盡管高于上年同期,但是仍低于20萬噸。為了達成出口預期水平,高粱出口步伐有望加快。在部分出口地區,高粱價格甚至高于玉米,制約了出口銷售。
阿根廷優質高粱供應依然充足,價格有競爭力,因而其高粱出口數據上調了50萬噸,為200萬噸,抵消了美國出口降幅。此外,阿根廷一直向日本出售高粱。中國高粱進口數據上調了50萬噸,為250萬噸,因為從美國和澳大利亞的采購強勁。這說明日本將從阿根廷進口更多的高粱,而減少澳大利亞高粱采購。墨西哥高粱進口數據下調50萬噸,為100萬噸,因為中國從美國采購了如此多的高粱供應。
2013/14年度全球大麥貿易數據不變,仍為1960萬噸,不過根據近來出口許可證發放步伐放慢,歐盟大麥出口數據下調了40萬噸,為410萬噸。不過阿根廷大麥出口數據上調了40萬噸,為300萬噸,因為產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