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3/14年度美國出口數據上調,導致期末庫存數據調低
2013/14年度美國玉米出口數據上調了1.5億蒲式耳,為16億蒲式耳,因為玉米價格誘人,國際需求旺盛,提振了美國玉米出口步伐。2013/14年度玉米期末庫存數據下調了1.5億蒲式耳,為14.81億蒲式耳。高粱和大麥農場平均價格預估中間值均上調了5美分,分別為4.25美元和6.05美元。燕麥價格中間值上調了10美分,為每蒲式耳3.70美元。
美國玉米出口數據上調,因為全球玉米貿易創下歷史最高紀錄、競爭國家的出口步伐低迷以及美國銷售強勁。2013/14年度前幾個月美國玉米出口裝運量遠遠高于上年同期的水平,不過與其他年份相比并不過于強勁。不過截止到1月30日,已銷售未裝運的玉米數量為1860萬噸,是幾十年內同期第二高的水平。匯率以及宏觀經濟形勢不明朗,加上產量問題突出,放慢了阿根廷玉米出口步伐。2013/14年度(10月到次年9月)全球玉米貿易數據上調了310萬噸,達到創紀錄的1.125億噸。歐盟提高了小麥出口量,而提高了玉米進口量,取代小麥飼料消費。歐盟玉米進口數據上調了150萬噸,為1050萬噸。埃及、韓國和墨西哥玉米進口數據各上調了50萬噸。
國內展望
玉米出口增加提振了價格,降低了玉米期末庫存規模
2013/14年度美國飼糧供應數據不變,只有大麥進口數據下調了500萬蒲式耳。
2013/14年度(9月到次年8月)四種飼糧外加小麥的飼料和其它用量數據下調,因為小麥用量數據下調了80萬噸,大麥的飼料和其它用量數據略微下調。谷物消費動物指數預計為9138萬單位,比12月份的預測9077萬單位高出0.61%,也比2012/13年度的預期水平低了0.36%。2013/14年度每GCAU的飼料和其他用量為1.56噸,低于上月預測的1.58噸。大麥的飼料和其它用量數據下調了500萬蒲式耳。
本月,食品、種子和其它用量數據不變。
2013/14年度美國玉米出口數據上調
2013/14年度美國玉米出口數據上調了1.5億蒲式耳,因為價格誘人、海外需求旺盛以及主要競爭國家的出口數據下調。2013/14年度美國玉米期末庫存預計為14.81億蒲式耳,比上月下調了1.5億蒲式耳,不過仍遠遠高于上年同期的8.21億蒲式耳。庫存對用量比預計為11.1%,相比之下,上月的預測為12.4%,上年為7.4%。
2013/14年度美國玉米平均農場價格預估中間值上調了10美分,為每蒲式耳4.50美元,因為用量提高降低了期末庫存。價格預估區間上調了10美分,為每蒲式耳4.20美元到4.80美元。
高粱價格預估上調,預估區間縮小
本月美國高粱供需數據不變。由于玉米價格上漲,高粱出口價格強勁,加上乙醇生產商提供的高粱價格高企,因而2013/14年度高粱農場平均價格預估中間值上調了5美分,為4.25美元。預估區間的上端上調了10美分,上端不變,為每蒲式耳4.00到4.50美元。高粱價格中間值的上調幅度要小于玉米價格預估的上調幅度,反映出迄今為止兩種商品的價格。
大麥進口、飼料和其它用量數據下調
根據美國調查統計局的數據,大麥進口步伐慢于預期,因而本月大麥進口數據下調了500萬蒲式耳,為2000萬蒲式耳。國內大豆豐產,達到2.15億蒲式耳,制約了啤酒大麥進口需求。雖然加拿大大豆豐產,但是其運輸能力嚴重不足,同樣導致對美國的出口步伐不振。由于玉米供應充足,大麥飼料和其它用量數據下調了500萬蒲式耳,抵消了進口降幅。
2013/14年度大麥平均農場價格預估中間值上調了5美分,為每蒲式耳6.05美元,主要原因是玉米價格走強。麥芽升水價格強勁,同樣提振了所有大麥價格前景。
燕麥供需數據不變,價格預估上調
2013/14年度燕麥供需數據不變。2013/14年度上半年燕麥進口為4500萬蒲式耳,比上年同期減少了1100萬蒲式耳。由于加拿大燕麥收獲較晚,運輸能力嚴重不足,因而導致本年度上半年美國的進口步伐放慢。加拿大是美國主要的燕麥供應國。由于上半年燕麥的飼料和其它用量僅略低于上年同期,產量小幅提高,因而本年度剩余時間內美國的燕麥進口需求可能會提高。
近來燕麥期貨市場吸引了廣泛的關注,因為近期合約價格上漲。投機商的做多熱情推動近期合約漲至歷史最高。不過全國燕麥現貨價格追隨玉米價格走勢,2013/14年度大部分的燕麥產量已經銷售上市,因而,盡管燕麥期貨合約價格上漲,但是2013/14年度燕麥平均價格預估中間值只上調了10美分,為3.70美元。如果屬實,這將是歷史第二高的水平,僅略低于2012/13年度的創紀錄水平3.89美元。燕麥價格預估區間上調了10美分,為每蒲式耳3.55美元到3.85美元。
國際展望
美國玉米出口數據大幅上調
2013/14年度美國玉米出口數據上調了400萬噸,為4100萬噸(根據9月到次年8月的市場年度,玉米出口數據上調了1.5億蒲式耳,為16億蒲式耳)。美國玉米出口數據上調的主要原因在于全球玉米貿易數據上調至創紀錄的水平、競爭國家的出口步伐低迷以及美國銷售強勁。
2013/14年度前幾個月美國玉米出口步伐一直強于上年同期水平,不過要慢于其他年份的水平。美國調查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3年10月到12月期間玉米出口量達到了1040萬噸,是上年同期的兩倍以上。根據出口檢驗數據,2014年1月份玉米出口低于上月,只有290萬噸。不過截止到2014年1月30日,已銷售未裝運的玉米數量為1860萬噸,是近幾十年內同期第二高的水平。已銷售未裝運的玉米數量龐大,反映出美國玉米出口的季節性變化,收獲后出口步伐放慢,而2月到6月期間的出口提高,當時巴西港口一直忙于裝運大豆。年初出口步伐緩慢也可能反映在今年玉米收獲較晚以及流通供應需要補充等因素。過去三年玉米期末庫存持續下滑。
2013/14年度(10月到次年9月)全球玉米貿易數據上調了310萬噸,達到創紀錄的1.125億噸。自2013年6月份以來,玉米出口價格已經下跌了20到30%,因為供應充足,進口需求強勁。玉米價格相對于小麥價格下跌,吸引了歐盟的興趣,歐盟提高了小麥出口量以及玉米進口量。歐盟玉米進口許可證反映出了旺盛的需求,進口數據上調了150萬噸,為1050萬噸。埃及、韓國和墨西哥的玉米進口數據各上調了50萬噸,因為進口步伐強勁。韓國提高了玉米進口量,而減少了飼料小麥進口量,玉米進口量將達到創紀錄的950萬噸。墨西哥將用進口玉米取代高粱,因為中國的需求抬高了高粱價格。墨西哥玉米進口數據上調至創紀錄的1150萬噸。越南玉米進口數據上調了40萬噸,達到創紀錄的200萬噸,主要是因為國內肉價高企。沙特阿拉伯和智利的玉米進口數據同樣上調,不過敘利亞和土耳其的進口數據下調。
阿根廷玉米出口數據下調了100萬噸,為1300萬噸。阿根廷產量數據下調,加上宏觀經濟形勢不明朗,比索匯率貶值,促使農戶貯存玉米和其他商品。近幾個月來阿根廷玉米出口步伐一直緩慢。歐盟玉米出口數據下調了50萬噸,為250萬噸,因為出口許可證發放量放慢,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的過剩供應一直在消耗。印度玉米出口數據下調了50萬噸,為300萬噸,因為印度玉米出口價格沒有競爭力。南非玉米出口數據下調了20萬噸,為170萬噸,因為國內價格高企,足以放慢出口。
烏克蘭和俄羅斯玉米出口數據各上調了50萬噸,分別在1850萬噸和300萬噸,因為國內玉米豐產。泰國玉米出口數據上調了30萬噸,為50萬噸,因為政府宣布了玉米 出口鼓勵措施。
其他粗糧貿易數據溫和調整
2013/14年度(10月到次年9月)全球大麥貿易數據上調了60萬噸,為2020萬噸。頭號出口國家的大麥出口數據上調,其中澳大利亞上調了30萬噸,為500萬噸,歐盟上調了40萬噸,為450萬噸,不過哈薩克下調了10萬噸。進口步伐強勁促使利比亞、科威特、敘利亞和以色列的進口數據上調。
2013/14年度全球高粱貿易數據基本不變,為740萬噸,不過中國的進口數據上調了50萬噸,為300萬噸。墨西哥進口數據下調了50萬噸,為50萬噸。中國的需求旺盛,導致美國港口的高粱價格遠遠高于玉米,墨西哥轉向玉米供應。
2013/14年度全球粗糧需求數據上調
供應充足以及價格誘人,支持了全球粗糧消費以及貿易。2013/14年度全球粗糧需求數據上調了50萬噸,達到創紀錄的12.327億噸。所有增幅均集中在海外國家,而美國國內大麥用量數據略微下調。全球玉米用量數據上調了370萬噸,為9.433億噸,大麥上調了100萬噸,為1.421億噸。高粱上調了10萬噸,為6200萬噸。粟米上調了20萬噸,為3070萬噸。燕麥上調了10萬噸,為2310萬噸。黑麥用量數據略微下調。
本月粗糧用量增幅最大的國家是歐盟,上調了200萬噸,為1.601億噸。對于飼料加工商來說,玉米價格一直比飼料小麥更有吸引力。歐盟小麥出口需求一直強勁,使得小麥價格對于飼料加工商來說沒有什么吸引力,因而小麥飼料用量數據下調了100萬噸。今年歐盟肉類產量將溫和增長,支持了谷物飼料消費。根據進口許可證發放速度,歐盟玉米進口數據上調了150萬噸,出口數據下調了50萬噸,支持了玉米飼料消費。
2013/14年度加拿大粗糧用量數據上調了130萬噸,為2320萬噸。谷物和油籽產量創下歷史最高水平,鐵路車皮供應短缺,制約了運輸,尤其對西部沿海港口的運輸。加拿大谷物庫存報告證實了國內消費提高。玉米的食品、種子和工業用量(FSI)數據下調了10萬噸,而乙醇行業的玉米用量數據下調。不過粗糧的飼料和其它用量數據上調了140萬噸,因為運輸能力有限以及農場價格疲軟,支持了農場消費。大麥的飼料和其它用量數據上調了70萬噸,玉米上調了50萬噸,燕麥上調了20萬噸。
中國粗糧用量數據上調了80萬噸,為2.285億噸。高粱飼料用量數據上調了60萬噸,因為進口和產量提高。粟米的FSI用量數據上調了20萬噸,因為產量提高。
韓國玉米的飼料用量數據上調了50萬噸,因為玉米價格更有吸引力,促使韓國提高了玉米進口量,減少了飼料小麥用量。
哈薩克粗糧用量數據上調了40萬噸,為300萬噸。由于產量提高,因而大麥和燕麥用量增加。
埃及玉米飼料用量數據上調了30萬噸,因為進口步伐強勁。秘魯玉米和敘利亞大麥飼料用量數據各上調了20萬噸,因為進口步伐加快。印度玉米飼料用量數據上調了20萬噸,因為國內需求強勁,制約了出口。科威特、越南、敘利亞和其他國家的粗糧用量數據略微上調。
不過一些國家的2013/14年度粗糧用量數據略微下調。俄羅斯國內用量數據下調了50萬噸,為2870萬噸,因為玉米和大麥產量數據下調以及黑麥期末庫存數據上調。澳大利亞大麥飼料用量數據下調了20萬噸,因為出口數據上調。
全球粗糧供應數據略微上調
2013/14年度全球粗糧供應數據上調了210萬噸,因為產量數據上調了80萬噸,期初庫存數據上調了130萬噸(因為上年的供需數據進行了調整)。由于2012/13年度的貿易、用量和期末庫存數據更為完善,因而對2013/14年度的數據進行了調整。
2013/14年度阿根廷粗糧期初庫存數據上調了70萬噸,其中玉米上調了50萬噸,大麥上調了20萬噸。宏觀經濟形勢不明朗,加上比索匯率可能進一步貶值,促使農戶貯存玉米和其他商品。農戶只有在需要現金時才會出售農產品。因而,玉米、大麥和麥芽出口一直低于預期水平。
南非國內玉米價格堅挺上揚,制約了玉米出口,導致期末庫存數據上調了30萬噸。2012/13年度秘魯的玉米進口量高于預期,導致庫存數據上調了20萬噸。2012/13年度泰國玉米飼料用量低于預期,因而期末庫存數據上調了10萬噸。對于澳大利亞,大麥出口以及FSI用量數據下調,僅在一定程度上被飼料用量增幅所抵消,因而大麥期末庫存數據上調了10萬噸。2012/13年度巴西玉米進口數據上調,導致2013/14年度期初庫存數據上調了10萬噸。阿爾及利亞、埃及、智利、摩洛哥和哈薩克2013/14年度期初庫存數據略微上調。
本月,委內瑞拉2013/14年度粗糧期初庫存數據下調,其中玉米下調了20萬噸,因為2012/13年度進口下滑。印度、敘利亞、沙特阿拉伯、韓國、土耳其和挪威的庫存數據略微下調。
2013/14年度產量數據的調整較小,基本上相互抵消
2013/14年度全球粗糧產量數據上調了80萬噸,為12.6億噸。阿根廷和烏克蘭的調整幅度最大,不過基本上相互抵消。全球高粱產量數據上調了40萬噸,大麥上調了30萬噸,燕麥和粟米各上調了20萬噸,玉米下調了30萬噸,黑麥略微下調。
阿根廷玉米產量數據下調了100萬噸,為2400萬噸,因為12月份以及1月期間天氣高溫干燥,阻止了部分玉米種植,并降低了單產潛力。不過1月中旬到下旬期間的降雨制約了產量損失。收獲面積下滑造成的影響要大于單產下滑。燕麥產量數據略微上調,黑麥產量數據略微下調。
根據初步的最終收獲報告,烏克蘭粗糧產量數據上調了95萬噸,為3990萬噸。玉米產量數據上調了90萬噸,達到創紀錄的3090萬噸。本月收獲面積數據上調到創紀錄的480萬公頃,單產幾乎達到2011/12年度創紀錄的水平6.4噸/公頃。2013/14年度玉米產量比2011/12年度創下的前期歷史紀錄高出35%。大麥和燕麥產量數據略微上調,粟和黑麥產量數據下調。本月,各個谷物的單產數據上調,不過播種面積數據下調,導致粟米和黑麥產量數據下調。
哈薩克粗糧產量數據上調了40萬噸,為350萬噸,因為政府報告顯示小麥減產而粗糧產量提高。大麥產量數據上調了20萬噸,為250萬噸,燕麥上調了10萬噸,為30萬噸,均因為播種面積和單產提高。哈薩克報道稱,玉米和粟產量數據略微提高,而黑麥產量下滑。
來自中國方面的報道顯示,2013/14年度粟米和高粱產量提高,因而兩種谷物的產量數據各上調了20萬噸。粟米產量數據上調的原因在于單產提高,而高粱產量數據上調的原因在于播種面積增加。
俄羅斯報告顯示,玉米產量數據下調了30萬噸,為1070萬噸。燕麥、粟米和黑麥產量數據略微上調,而大麥產量數據下調。
阿爾及利亞大麥產量數據下調了25萬噸,為150萬噸,主要原因是收獲面積數據下調。
由于瑞典單產數據上調,因而歐盟大麥產量數據上調了20萬噸,燕麥產量數據略微上調。土耳其玉米產量數據上調了10萬噸,因為尼泊爾玉米和吉爾吉斯坦大麥產量數據略微上調,敘利亞玉米和日本大麥產量數據略微下調。
粗糧期末庫存數據下調
2013/14年度全球粗糧期末庫存數據下調了290萬噸,為1.911億噸。不過海外期末庫存數據上調了90萬噸,為1.505億噸,因為美國產量數據大幅下調。海外國家的期末庫存數據調整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抵消。本月,海外玉米期末庫存數據上調了90萬噸,大麥產量數據下調了40萬噸,高粱上調了30萬噸,燕麥和黑麥各上調了10萬噸。
阿根廷粗糧期末庫存數據上調了70萬噸(其中玉米上調了50萬噸,大麥20萬噸),因為經濟狀況惡化,農戶囤貨惜售心理濃厚。烏克蘭粗糧期末庫存數據上調了50萬噸(其中玉米上調了40萬噸,剩余為大麥),因為產量數據上調。歐盟期末庫存數據上調了30萬噸,因為大麥和燕麥產量數據略微上調。埃及玉米期末庫存數據上調了30萬噸,因為進口提高。南非玉米期末庫存數據上調了30萬噸,因為出口下調。墨西哥、越南、哈薩克、印度、巴西和中國的粗糧期末庫存數據各上調了10到20萬噸。沙特阿拉伯和摩洛哥的期末庫存數據略微上調。
加拿大粗糧期末庫存數據下調了110萬噸,為410萬噸,因為農作物產量創下歷史最高水平,出口運輸堵塞以及價格下跌制約運輸機會,導致農場消費提高。俄羅斯粗糧期末庫存數據下調了30萬噸,為210萬噸,因為玉米產量數據下調,出口強勁,導致期末庫存數據調低。阿爾及利亞、澳大利亞、泰國、委內瑞拉、秘魯、挪威、韓國、土耳其、敘利亞、日本和智利的粗糧期末庫存數據下調不足2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