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份適逢國內春節,小麥市場購銷隨著節假日的消退由冷趨暖,國家臨儲小麥成交回升,面粉市場銷售不如往年同期;相比之下,國際小麥市場受天氣憂慮及美國農業部供需報告利好等因素提振,麥價明顯走高。
一、主產區冬小麥長勢良好 2月市場流通糧源較少
當前,國內西北地區、華北、黃淮冬小麥大部處于越冬期,黃淮南部部分冬小麥已返青;江淮、江漢大部處于分蘗期;西南地區大部處于拔節期,云南進入抽穗開花期,國內主產區天氣整體有利于冬小麥作物生長。河南省氣象局監測顯示,2月中旬河南省冬小麥一類苗比例為31.7%,二類苗比例為36.6%,三類苗比例為31.7%;與2月上旬相比苗情顯著轉好,與去年同期相比一、二類苗比例仍偏低。2月份受面粉市場銷售疲軟且面粉加工企業開工率較往年同期偏低等因素影響,小麥市場購銷恢復一般,麥價整體呈現平穩運行,部分小麥品種因存在剛性需求,價格相對較為堅挺。江蘇興化地區大型面粉加工企業普通紅小麥掛牌收購價2620元/噸左右,較月初持穩。安徽全省三等混合小麥收購均價2425.8元/噸,較月初上漲10.2元/噸;出庫均價2483.8元/噸,較月初下跌1.2元/噸。河南鄭州地區普通白小麥進廠價2560元/噸,較月初跌20元/噸;河北石家莊地區普通白小麥進廠價2640元/噸,較月初上漲10元/噸;山東濟寧地區濟南17收購價2800元/噸,較月初持穩。
二、臨儲小麥仍為糧源供給主渠道 小麥期價弱勢運行
2月份因節假日影響,國家臨儲小麥拍賣市場共進行3次拍賣,累計投放糧源301.3635萬噸,實際成交233.3737萬噸,平均成交率77.44%,成交均價2406.42元/噸;相比之下1月份國家臨儲小麥拍賣市場共進行4次,累計投放糧源 400.9262萬噸,實際成交287.6478萬噸,平均成交率71.75%,成交均價2386.04元/噸。從2月份國家臨儲小麥3次成交情況來看,節后短暫的補庫需求很大程度上提振了國家臨儲小麥成交情況。目前國家臨儲小麥投放區域主要集中在河南、安徽、江蘇以及湖北地區,周投放量整體維持在每周100萬噸。國內小麥期價2月份整體呈現弱勢震蕩格局,截至2月28日強麥1405合約期價報收于2812元/噸,較月初的2841元/噸,下跌29元/噸,跌幅1.02%;期間最高價2847元/噸,最低價2778元/噸。
三、國際小麥價格明顯走高 國內小麥進口力度不減
2月份國際小麥市場受美國農業部2月小麥供需報告利好以及天氣憂慮等利好因素提振,其價格自低位出現明顯反彈。但國際小麥整體處于供需寬松的格局并未改變,這也將制約國際小麥市場行情的后期走勢。據荷蘭合作銀行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因全球小麥期末庫存將會大幅提高,荷蘭合作銀行將CBOT小麥價格預估下調高達0.8美元/蒲式耳,并預計小麥價格將繼續下跌,創下四年來的最低水平;荷蘭合作銀行稱,全球許多小麥主產區天氣條件良好,其中包括歐盟和黑海地區,這將會導致全球小麥期末庫存比上年增長近2000萬噸。IGC預計2014/15年度全球小麥產量將達到6.96億噸,低于2013/14年度的產量7.08億噸,略低于2014/15年度全球小麥用量的預測值6.98億噸。截至2月28日,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美軟紅冬小麥5月合約期價報收于599.5美分/蒲式耳,較月初的557美分/蒲式耳,上漲42.5美分/蒲式耳,漲幅7.63%。據中國海關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1月小麥進口量為72.59萬噸,同比增長304.75%,均價304.75美元/噸;主要來自澳大利亞32.71萬噸,美國25.69萬噸,加拿大8.34萬噸,哈薩克斯坦5.85萬噸。
四、新麥生長成關注 麥價3月或將打破平穩格局
隨著國內主產區冬小麥漸入生長關鍵期,天氣因素對其生長情況的影響加大,新小麥的產量及質量情況對國內后期小麥市場供需格局將產生深刻影響,新麥生長成為市場主體關注的焦點。由于當前國內陳小麥市場供給能力下降,但與此同時由于終端需求疲軟也導致加工需求下降,這也導致國內麥市購銷整體處于不溫不火格局之中。步入三月份,隨著國內小麥供給能力以及終端采購需求的日趨明朗,國內小麥市場價格或將打破平穩,購銷主體的心理博弈也將一定程度上影響小麥的階段性供需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