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上,國內玉米市場供應環境較為寬松,后期面臨拋儲壓力,而需求上,生豬飼養陷入“冰點”,存欄量處于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很難對玉米需求形成有效拉動,預計玉米價格將承壓下行。
生豬存欄量偏低
一般說來,如果市場并未爆發大規模疫病,且政府對飼養業態度沒有太大轉變,那么生豬存欄量將呈現規律性波動:因春節前大量出欄,3月存欄量處于低位,隨后補欄量不斷增加,10月到達高位。根據中國政府網提供的數據,2014年3月生豬存欄量為4.34億頭,與往年同期相比,處于歷史最低水平。另外,生豬飼養虧損嚴重,生豬價格從春節前開始,持續下跌,表現出反季節現象。
目前,生豬價格仍在低位徘徊,全國各省生豬平均價格為10.54元/公斤,豬糧比為4.55∶1,生豬飼養深陷虧損狀態,導致飼養戶存欄量低下。鑒于此,飼料企業多持觀望心態,采購玉米以隨用隨買為主。
下游需求低迷
玉米深加工企業的收購力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盈利情況。在盈利空間較大的情形下,產品產出率和企業開工率均會維持較高水平,為保證庫存和搶占糧源,開秤初期多抬價收購。這會帶動糧價上漲,并吸引各方主體積極入市搶購。但今年以來,受產能過剩、需求低迷、反腐倡廉等因素影響,深加工企業需求低迷。一季度,深加工消費轉淡,淀粉、DDGS、蛋白粉價格多有下調。東北企業生產淀粉、酒精等虧損嚴重,開工率普遍不高。
玉米價格的下跌降低了深加工企業的生產成本,也加劇了深加工產品的下跌行情。目前,深加工企業開工率維持前期水平,因產品銷售不暢,停產企業復產積極性不高,玉米工業消費有限,繼續壓制期貨走勢。
此外,美國環境保護署(EPA)的一份建議報告稱,將降低2014年混入汽油中的乙醇數量的強制性要求。市場傳言,EPA可能會下調美國汽油中混入6%—10%乙醇的強制性要求。這意味著乙醇生產行業對玉米的需求量減少了5億蒲式耳。EPA還提議,在2014年強制混合152.1億加倫生物燃料,這遠低于美國可再生燃料標準里規定的2014年混合181.5億加倫再生燃料的目標。這可能會令使用玉米生產的乙醇數量減少8億加侖。
拍賣價格低于預期
東北臨儲玉米收購數量繼續增加,已經突破6500萬噸,收購節奏較前期明顯放緩,同時收儲及玉米采購補貼政策即將到期,各地臨儲庫存有待釋放。
吉林地儲以1910元/噸的均價拍賣方式起拍,倉儲費用等財務成本由政府買單,引發了市場對后期國家臨儲拍賣的擔憂。此次拍賣全部成交,主要由中糧旗下深加工企業獲得。從拍賣的價格來看,由于低于市場預期,可能會拉低后期拍賣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