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2014/15市場年度小麥進口量料減少50%,因國內小麥產量和品質均上升。
根據對五位中國分析師所作的調查中值顯示,中國2014/15市場年度小麥進口量料為350萬噸,低于上一年度的700萬噸。美國農業部(USDA)在其6月供需報告中預計中國2014/15市場年度小麥進口量為300萬噸。
中國小麥進口量減少料打壓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指標小麥期貨價格。小麥期貨已進入熊市,因美國政府稱全球供應高于分析師預期。
中國是繼埃及和巴西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小麥進口國。
一位分析師表示:“對小麥作物來講將是非常好的一年。河南、山東以及河北省等主要生產區的小麥作物均較好。”其補充道,這抵消了浙江以及安徽省降雨損及小麥作物所帶來的影響。
CBOT 7月小麥期貨合約周四下滑4美分,收報每蒲式耳5.85 1/4美元。
鄭州商品交易所主力9月小麥期貨合約周五下滑0.23%,報每噸2598元。
一位分析師表示,中國今年小麥需求亦受到玉米庫存巨大抑制。
另一位分析師表示,中國擁有約1.0億噸庫存玉米,相當于年度消費量的一半左右。
因部分船貨檢出未經中國批準的轉基因成份MIR162,中國質檢當局上周已停止核發美國玉米干酒糟(DDGS)的進口許可,分析師稱,這或有助于中國國內玉米庫存下降。
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中國2013/14市場年度小麥進口量料為700萬噸,為1995/96市場年度采購1250萬噸以來最高位。小麥進口量激增是因主要產區出現過量降雨,導致逾1000萬噸小麥作物變得不適合制粉。
中國農業部在一份聲明中稱,截至6月11日17時,全國已收獲小麥2.63億畝,麥收進度過七成半,其中機械收獲面積2.38億畝,機收比例超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