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獨家視點 » 正文

主產區干旱將對秋糧產量構成威脅

  作者: 來源: 日期:2014-08-19  

  事件:據新華網記者11 日從吉林省氣象局獲悉,作為全國重要商品糧基地,目前吉林省多個產糧大縣干旱嚴重,其中長嶺、農安、公主嶺等10 個產糧大縣降水量創1951 年以來最少,部分地塊甚至絕收。

  點評:

  吉林旱情將進一步加劇。7 月1 日-11 日,吉林全省平均降水量為113.1 毫米,較常年同期少48%,居歷史同期少雨第2 位。吉林省政府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省旱田受旱面積達629 萬畝,其中白城、松原、四平等糧食主產區處于中度和重度干旱。預計未來10 天,全省平均降水量為10 毫米左右,比常年同期42.4 毫米明顯偏少,干旱面積將進一步擴大,干旱程度繼續加重。

  遼寧部分農田面臨絕收。此外,新華社援引遼寧省氣象局表示,截至8 月12 日,遼寧7 月以來的平均降水量為1951 年有完整氣象記錄同期最少,遭受63 年來最嚴重的氣象干旱。受旱情影響,遼寧大連、葫蘆島、朝陽等地部分農田面臨絕收。

  河南遭遇63 年來最嚴重的“夏旱”。2014 年汛期以來,高溫、少雨、干旱天氣持續發展,河南省中西部和北部部分地區發生較為嚴重的旱情。河南省平均降雨量96 毫米,較多年同期均值偏少60%,較去年同期偏少44%。特別是6 月份以來,高溫時間長,平均降雨量僅有90.2 毫米,是1951 年以來最小年份,呈現嚴重的氣象干旱。2014 年7 月27 日,河南省水利部門公布的統計數字,河南省有24.5 萬人、8 萬頭大牲畜發生臨時性吃水困難;秋糧受旱面積已達2310 萬畝, 嚴重干旱610 萬畝。豫西、豫北部分丘陵崗區因缺乏灌溉條件,旱情較重。截至截至8 月8 日,全省受災人口1929.94 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163.02 千公頃,造成直接經濟損失72.89 億元。

  河南15 個地市實施541 次人工增雨。據河南政府網報道,從7 月28 日下午到8 月9 日夜,河南省共有15 個地市實施了541 次地面人工增雨作業,累計影響面積約15 萬平方公里,旱情得到一定緩解。目前大秋作物將進入產量形成的關鍵階段,旱情期間,我國黃淮、華北、西北大部分玉米處于喇叭口期,水稻處于孕穗期,生長發育快,需水量大。目前旱情已造成局部地區作物生長進程受阻。

  旱情對玉米產量影響最大。河南省今年玉米種植面積約4500 多萬畝,占秋糧比重的一半以上,且河南玉米產量占全國玉米總產量的8%。目前因為玉米現在還處于生長期,受旱災影響較大。2014 年全國玉米正常收成應是2.27 億噸,這次受災后一些專家預測全國玉米產量預計降為2.25 億畝,下降不大。事實上中國過去10 年連續糧食增產,與玉米種植面積年年持續增加、單產增高關系巨大。不僅在河南,東北和華北玉米種植面積近年來也在快速增長。因此玉米產量如果下降幅度高于預期,對中國秋糧產量影響就會較大。

  降低秋糧產量預期是理性選擇。8 月中旬正值東北和華北春玉米、西北、華北、黃淮地區夏玉米抽雄期。同時也是西北和華北春小麥乳熟,東北和西北中稻灌漿,華北中稻抽穗的關鍵時期。由于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長期欠帳,不少地區水庫已經干枯,嚴重干旱地區主要秋糧作物產量預期不容樂觀。盡管2009 年(重于今年公布形勢)和2011 年也出現嚴重干旱,但這兩年糧食產量均保持了增長。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今年四月發布的《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13~ 2014)》估計2014 年糧食將繼續增產,預測總產量為6.1 億噸左右的水平,新增產量大約1000 萬噸。一些業內人士憑借上述兩方面的經驗,認為今年秋糧產量未必會下降,對此我們持謹慎態度。此次嚴重干旱的河南、吉林和遼寧糧食播種面積按2013 年的口徑分別占全國糧食播種面積的比重為9.01%、4.28%和2.88%,三省合計占全國糧食播種面積的16.17%。河南、吉林和遼寧三省2013 年糧食產量占全國比重分別為9.49%、5.9%和3.65%,三省合計為19.04%。河南省無論是糧食播種面積還是糧食產量都僅次于黑龍江,對全國糧食產量關乎重大。

  投資評級和投資建議:鑒于農業板塊中畜禽養殖板塊受去庫存超預期影響,畜禽價格明顯回升,加之此次主產區大旱導致玉米等主糧價格向上,農產品價格上升期可能將至。同時也存在諸多政策因素對農業板塊的利好因素。為此我們看好農業板塊年內的投資機會,關注大旱形勢可能帶來的投資機會,維持對農林牧副漁行業“看好”評級。

  風險因素:突發性氣候、疫情及政策變化。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