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在最新的報告中指出,玉米及大豆期貨價格可能繼續下行,但空間已經不大,同時預計棉花及糖期貨價格將有望率先復蘇。
該行確認了美國玉米及大豆今年有望獲得大豐收,預計谷物產量將達到170~175蒲式耳/英畝,超過美國農業部預計的167.4蒲式耳/英畝。
大豆方面按該行預計的46.5蒲式耳/英畝的收成計算,今年將收獲39.85億蒲式耳,超過美國農業部預測的38.16億蒲式耳。
該行表示,美國谷物及油料種子因將獲豐收,預計價格在今年接下來的時間內還將下行。
谷物下降空間有限
該行下調10月至12月間大豆期貨平均價格0.2美元,至10美元/蒲式耳,但不少其它機構的預期已經降至1位數。
因今年霜凍天氣可能提前到來,所以農產品仍存在一些溢價,這樣的風險在接下來幾周內體現出來。農產品價格有望在今年秋季末尋求到一些支撐。
荷蘭合作銀行對收獲季過后的價格較市場投資者更為樂觀。該行預計2015年一季度的大豆均價為10.6美元/蒲式耳,2015年二季度的價格為10.75美元/蒲式耳。
玉米方面該行預計今年四季度價格為3.5美元/蒲式耳,而明年二季度將回升至2.9美元/蒲式耳。
芝加哥大宗商品預測機構AgResource上周預測本季度玉米價格為3.4美元/蒲式耳,但隨后幾年價格可能跌破3美元。
糖業復蘇
糖方面,荷蘭合作銀行下調紐約期貨價格預期1美分,今年四季度至17.5美分/磅。
“糖實物買需依舊不溫不火,但近期內供給方面卻將出現大量增加。”該行表示。
但是因糖價一直處在過去兩年的生產成本價之下,“無法維持太久”該行表示,到了2015年這樣的情況將改變,因缺乏生產擴張以及收成下降,消費增長將超過生產的增長,長期來看價格將得到支撐。
棉花實物需求回暖
棉花方面,該行預計6月以來的大跌使得現在的低價吸引到實物買需。
因中國以外的舊棉花庫存依舊吃緊,商家將利用低價補充庫存。
該行預計中國國內的需求在今年接下來的時間內也將上升,因國家停止出售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