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14年9月26日的一周里,全球小麥市場價格大多下跌,延續近期跌勢,主要原因是全球小麥市場基本面形勢依然利空,其中包括供應龐大而出口競爭激烈。另外,美國冬小麥播種工作進展順利,也對麥價不利。不過經過近期價格下跌后,小麥市場的需求開始改善。
周五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2014年12月軟紅冬小麥期約比一周前下跌0.25美分,報收474.25美分/蒲式;堪薩斯城期貨交易所(KCBT)的12月硬紅冬小麥期貨報收563.75美分/蒲式耳,比一周前上漲3.50美分;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MGEX)的12月硬紅春小麥報收548.75美分,比一周前上漲13.25美分。歐盟Euronext交易所的11月制粉小麥收于152歐元,比一周前下跌1.50歐元。阿根廷2014年現貨的小麥(12%蛋白含量)賣方報價為280美元,與上周持平,上河FOB價格。鄭州商品交易所的2015年1月強麥期貨報收每噸2,719元,比一周前下跌14元。
本周小麥市場基本面形勢依然偏空,全球小麥供應龐大,繼續令麥價承壓。國際谷物理事會(IGC)將2014/15年度全球小麥產量(包括杜倫麥)預測數據上調至創紀錄的7.166億噸,比早先預測的7.134億噸高出320萬噸,也高于上年的7.125億噸。上調原因在于歐盟和烏克蘭的小麥產量高于早先預期。作為對比,美國農業部本月預測2014/15年度全球小麥產量為7.2億噸,打破了上年創下的歷史最高紀錄7.14億噸。
本周俄羅斯農業部長表示該國糧食產量將創下六年來的新高,其中小麥產量將達到5600萬噸,這也將是2009/10年度以來的最高小麥產量。
在美國,美國冬小麥產區天氣良好,此前降雨充足,非常有利于冬小麥播種。截止到9月21日,美國冬小麥播種工作完成25%,高于上年同期的21%,也高于五年同期平均水平22%。此外,美國春小麥收割完成86%,上周74%,上年同期93%,五年均值92%。
經過近期的綿綿下跌后,目前美國小麥價格徘徊在四年來的最低水平,開始刺激需求增長,國際市場的小麥進口招標消息不斷。除了日本招標尋購12萬噸飼料小麥和20萬噸飼料大麥之外,埃塞俄比亞尋購20萬噸制粉小麥,產地不限,1月船期。阿聯酋尋購10.7萬噸小麥。摩洛哥尋購38.66萬噸美國軟小麥和33萬噸美國杜倫麥。另外,本周市場還傳聞巴西可能進口美國硬紅冬小麥,因為巴西小麥作物受到降雨的威脅。
上周六埃及通用商品供應總局(GASC)買入5.5萬噸美國軟紅冬小麥,船期定在10月21日到31日,運輸費用為每噸22美元。這也是自今年2月份以來埃及首次采購美國小麥。美國小麥的FOB報盤為每噸222.22美元,相當于每蒲式耳6.05美元,而最便宜的俄羅斯小麥報價為每噸241.85美元,法國小麥的最低報價為每噸230.74美元。
美國農業部出口銷售報告也顯示,截至9月18日的一周,美國小麥出口凈銷售量為396,000噸,比上周高出26%。其中巴西買入了11萬噸。但是巴西需要每周買入30萬噸甚至更多才能對小麥市場構成利多提振。日本上周買入5.6萬噸??傮w來看,小麥出口的周度銷售量需要達到80萬噸以上的水平才對小麥市場構成利好支持。
不過美元匯率持續走強,給美國小麥出口前景蒙上陰云。過去一周里美元指數收于85.767,創下四年來的新高,高于一周前的84.86,這也是連續第11周上漲,創下1971年美元實現自由浮動匯率以來的最長上漲行情。由于美國農產品出口以美元定價,因此美元走強將導致美國農產品的吸引力減弱,削弱其出口競爭力,對價格也構成壓力。*
機構動向方面,本周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發布投資報告,由于全球小麥豐產,而中東、北非以及中國的進口需求將會下滑,因而該機構將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軟紅冬小麥價格預估值下調至當前期價下方,加劇小麥市場的利空壓力。2014年第四季度CBOT小麥平均價格預期為每蒲式耳4.95美元,比早先預期調低0.80美元。2015年第一季度小麥價格預計為5.05美元/蒲式耳,比早先預測下調0.95美元;明年第二季度小麥價格可能在5.10美元/蒲式耳,比早先的預測下調0.90美元。明年第三季度小麥價格可能在5.10美元,比早先的預測低了0.9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