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家收儲糧食每年都損失不少,現在有了新政策,政府幫咱們科學儲糧,還幫助找收糧的企業適時售糧,減少了很大損失,我們家今年又多賣了一萬多元錢。”到糧庫送玉米的張大爺高興地說。
糧食流通是維系農民生產和市場消費的紐帶,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糧食安全。四平市委、市政府圍繞服務糧食流通產業發展,出臺《構建地方糧食收儲保障體系實施方案》,整合現有存量資源,建立起以直屬地方國有和國有控股收儲企業為主體,以其他所有制糧食收儲企業為補充的“地方國有糧庫+民營企業”的框架結構,在全市建立起多元主體、全面覆蓋鄉(鎮)的糧食收儲保障體系,確保種糧農民有糧賣得出,不出現賣糧難。
近3年來,共投資1.61億元,新建平房倉9棟、罩棚倉19棟,維修改造儲糧倉庫26棟,新增倉容51萬噸;新增、修補場地32萬平方米,購置各類糧食機械設備165臺(套),全市糧食倉儲設施差、裝備陳舊的狀況得到有效改善,糧食收儲能力大幅提升。
完善糧食流通監督檢查工作機制,強化糧食行政執法體系和執法隊伍建設。市糧食局成立糧食稽查支隊,自籌資金60余萬元,加強稽查硬件設施建設,配備了執法車輛和相關設備。規范執法程序,改革執法措施,編制《糧食流通監督檢查行政執法工作手冊》,保證執法規范有序。針對糧食執法牽涉面廣的特點,改革執法機制,實現與工商、公安等部門聯動執法、跨區域協同執法,有效維護了糧食市場秩序。
與此同時,四平市通過融資合作,組建集糧食儲備、現貨交易、物流配送為一體的多功能區域性糧油批發市場,設置鐵路專用線240延長米,貨位200個,批發市場設計年經營量為30萬噸。
為保證糧油食品安全,四平市糧食局在糧油批發市場建立質量檢測機構,確保市場內所經銷的糧油產品質量安全。成立四平軍民融合放心糧油配送中心,以四平市糧油批發市場、軍民融合放心糧油配送中心為載體,開展放心糧油工程建設,在社區設立放心糧油示范店,打造放心糧油網絡。
促進三個轉化(糧食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產量優勢向產業優勢轉化、價值優勢向價格優勢轉化)是四平市糧食局的前進目標。經過精心籌劃、全力爭取,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授予四平“中國優質玉米之都”稱號,使四平玉米身價立增,每噸可提高售價40元錢。僅此一項,可為全市農民年增收2.4億元。同時,通過組建中國優質玉米之都網站、注冊四平玉米地理商標、參加糧油精品展等方式,加大宣傳推介力度,提升了四平玉米的知名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