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14年11月28日的一周里,全球飼糧市場價格大多上漲。由于市場預期美國農業部可能高估了今年美國玉米播種面積,加上美國玉米出口需求以及乙醇需求旺盛,對玉米價格構成支持。但是原油價格暴跌制約了玉米價格的上漲空間。
周五,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2014年3月玉米期約比一周前上漲3.5美分,報收388.75美分/蒲式耳。周三美灣的2號黃玉米出口報價平均為每蒲457.25美分,相比之下,上周五為451.25美分(因感恩節,周四和周五沒有美灣地區農產品報價)。歐洲EURONEXT的1月玉米期貨收于每噸152.25歐元,與上周持平。阿根廷現貨玉米報價為每噸188美元,比一周前上漲9美元。大連商品交易所的2015年1月玉米期貨收于每噸2,403元,比一周前上漲33元。
先來看一下美國玉米收獲情況。美國農業部作物進展數據顯示,截止到周日,美國玉米收割工作完成94%,一周前89%,去年同期94%,五年同期平均收獲進度為92%。由于一些地區的玉米現貨價格仍然低于成本線,許多農戶不急于馬上銷售玉米,而是存放在自家倉庫里等待價格上漲,這也導致今年玉米雖然豐產,但是流通渠道供應仍然并不寬松,對現貨市場價格構成提振。
市場人士議論美國農業部可能高估了今年美國玉米播種面積,也對玉米價格構成潛在的支撐。美國農業部下屬的全國農業統計局(NASS)在10月份農作物產量報告中將玉米播種面積數據下調75.6萬英畝,在11月份報告中維持該數據不變,仍為9088.5萬英畝,這一數據要遠遠高于美國農場服務局(FAS)11月13日發布的農戶自報的播種面積8584.2萬英畝玉米,差額高達504.3萬英畝。而根據對NASS和FSA歷史數據的分析師,NASS的玉米播種面積通常比FSA的數據最多高出210萬英畝。FSA將于12月15日發布最新的播種面積數據,并在2015年1月份發布最終的播種面積數據。NASS也將在2015年1月12日發布最終的播種面積數據。摩根士坦利(Morgan Stanley)認為NASS目前高估了今年的玉米播種面積。伊利諾伊斯州立大學農經學家達勒爾·古德教授也指出,NASS很可能進一步調低美國玉米播種面積。這對市場構成利好支持。
從需求面看,美國玉米出口需求以及乙醇需求依然強勁。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稱,截止到11月21日的一周里,美國乙醇日均產量為98.2萬桶,是2010年能源信息署開始追蹤乙醇數據以來的最高日產量水平。美國農業部發布的周度出口銷售報告顯示,截止到2014年11月20日的一周,美國2014/15年度玉米凈銷售量為944,900噸,比上周高出4%,比四周均值高出59%。
從南美方面來看,玉米播種進度依然遲緩。由于近來天氣多雨,加上農戶集中播種其他作物,過去幾周玉米播種進度基本上每周只能推進1個多百分點。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近來發布的周度報告顯示,截止到11月27日,阿根廷2014/15年度玉米播種完成41.4%,僅比一周前的40.2%高出1.2個點,比上年同期低了1.1個點。而在截止到11月20日的一周,玉米播種進度也只是比前一周推進了1.5個點。交易所預期2014/15年度阿根廷玉米播種面積將達到300萬公頃,比上年降低21%。美國農業部在11月份供需報告里估計阿根廷2014/15年度玉米產量為2300萬噸,和上月預測值持平,低于2013/14年度的2500萬噸。
從外部市場看,過去一周國際原油價格出現罕見的暴跌行情,期價創下五年新低,對包括玉米在內的農產品價格也構成利空影響,彭博社商品指數也在周五創下四年來的新低。周五紐約交易所的1月輕質原油合約報收66.15美元/桶,比周四下跌下跌7.54美元或者10%,比上周五下跌10.36美元或者近14%,比一個月前跌了18個百分點。原油下跌的主要誘因在于全球供過于求,而周四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會議決定維持原油產量不變,這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于全球原油供應過剩的擔憂。
本周中國政府開始收購玉米,收購價與上年持平。政府實施收儲項目旨在支持國內價格,提高農戶收入。收儲期間東北地區的玉米收購價格為每噸2220元到2260元,約合362美元到368美元。該項目將于2015年4月底結束。分析師估計政府將收購約4000萬噸2014/15年度玉米,低于上年的6000萬噸。中國國內玉米價格比國際價格高出20%左右,主要因為政府高價收儲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