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14年11月28日的一周里,全球小麥市場價格大多上漲,因為全球主要的小麥產區天氣惡劣,威脅到小麥單產及質量潛力,其中包括美國、阿根廷、烏克蘭、俄羅斯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另外,俄羅斯政府限制谷物出口,也對國際麥價構成支持。
周五,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2014年3月小麥期約比一周前上漲25美分,報收578.50美分/蒲式耳;堪薩斯城期貨交易所(KCBT)的3月硬紅冬小麥期貨報收640美分/蒲式耳,比一周前上漲36美分;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MGEX)的3月硬紅春小麥報收616.25美分/蒲式耳,比一周前上漲33美分。歐盟Euronext交易所的2015年1月制粉小麥收于每噸184.25歐元,比一周前上漲6.50歐元。阿根廷2014年現貨的小麥(12%蛋白含量)賣方報價為255美元,與上周持平。鄭州商品交易所的2015年1月強麥期貨報收每噸2,598元,比一周前上漲38元。
首先看一下美國的小麥情況。近來美國大平原以及中西部地區出現寒流及降雪,損害到冬小麥作物,提振麥價。據美國農業部作物進展周報顯示,截止到周日,美國冬小麥優良率為58%,低于一周前的60%,去年同期62%。由于本周天氣依然寒冷,因而下周出臺的作物進展周報可能顯示冬小麥作物優良率進一步下滑。美國農業部已經在11月份供需報告中將2014/15年度美國所有小麥產量預測數據從上月的20.35億蒲式耳下調到20.26億蒲式耳,也低于上年的21.35億蒲式耳。
在黑海地區,小麥作物產量前景也并不樂觀。俄羅斯干燥寒冷天氣以及積雪匱乏問題突出。今年10月份最后一周俄羅斯小麥產區的溫度大幅下降,比平均水平低5到10攝氏度。出現最嚴重的霜降后,南部地區的溫度降到零下5攝氏度到零下10攝氏度,中部及伏爾加河地區的溫度降到零下10攝氏度到零下15攝氏度。這可能損害小麥作物。由于土壤墑情不足,天氣寒冷,冬小麥長勢普遍糟糕。小麥作物凍死幾率依然很高。這已經引起市場猜測2015年黑海地區小麥產量可能達不到創紀錄的水平。分析機構SovEcon預計明年俄羅斯谷物產量可能只有8600萬噸,比今年減少1800萬噸。
由于俄羅斯作物狀況不佳,也促使政府考慮限制糧食出口。周五俄羅斯動植物防疫檢疫局(VPSS)表示將加強糧食出口管理。市場認為此舉可能導致俄羅斯谷物出口下滑。俄羅斯農業部副部長周四曾表示,目前沒有必要考慮任何的糧食出口控制措施。但是他補充說,作為最后的手段,俄羅斯可能2015年考慮實施糧食出口浮動關稅。
烏克蘭國家氣象局官員稱,烏克蘭近半的冬小麥作物長勢慢于正常,而且可能受到霜降的損害。目前的長勢并不能確保小麥作物順利度過冬季。氣象專家預計第一場冷空氣將于12月中旬影響烏克蘭,屆時溫度將降到零下20攝氏度。
由于黑海地區小麥供應前景令人擔憂,明年買家可能轉向印度供應。目前黑海小麥報價數量不多,只有少量的烏克蘭小麥報價,但是沒有什么俄羅斯小麥報盤。蛋白含量11%的烏克蘭小麥報價為每噸275-280美元,CIF價,不過亞洲地區沒有敲定多少生意。
需求方面,歐洲小麥出口國仍在加緊促銷今年的劣質小麥。其中歐盟頭號小麥出口國——法國將向韓國出口5.8萬噸飼料小麥,出口量創下1988/89年度以來的新高。法國本來很少向遙遠的亞洲市場出口小麥,但是今年法國小麥收割期間天氣多雨,導致相當一部分的制粉小麥降為飼料等級,制約了法國的制粉小麥出口,部分出口生意轉移到飼料小麥市場。此前市場傳聞法國四年來首次對泰國出口飼料小麥,目前這則傳聞已經得到證實。一艘貨輪將于下周左右抵達北部港口裝運小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