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2014年農歷閏九月對依節氣運作的農業耕種來說影響不大,但今年入冬以來,玉米主產區尤其是東北地區氣溫持續偏高,對在前期遲遲未有臨儲政策導向的情況下多囤積的糧源,以及貿易商手中的糧源保管卻極為不利。一方面,氣溫達不到上凍臨界,造成玉米脫粒困難,貿易商開塔烘干意愿低;另一方面,溫度偏高致“地趴糧”保管難度增加,11月中旬開始有市場反映,包含簍子玉米在內的遼吉等地糧源浮霉情況凸顯。
華北霧霾導致糧質惡化
冷高壓偏弱易導致秋冬靜穩天氣出現,另有秋季部分農村地區焚燒秸稈、入冬北方燃煤供暖、趨增的汽車尾氣和工業生產尾氣排放推波助瀾,今年秋冬我國霧霾日數較往年明顯偏多,覆蓋范圍更廣、強度更大、影響也趨嚴重。
華北地區在較往年頻發的霧霾天氣面前,糧質惡化情況更為突出,而且伴隨糧質問題的擔憂及東北玉米批量到貨,華北玉米價差優勢逐漸消退,銷區用糧企業轉向東北產區采購現象增多。同時,9、10月份西南地區到貨較多的新疆玉米被價格優勢明顯的東北玉米逐漸替代,部分陜西、山西玉米也有流入,南北玉米購銷格局悄然轉變。
東北降雪影響玉米購銷
伴隨糧源購銷格局變化的還有天氣情況的改變。11月30日以來,東北地區尤其是黑龍江等地迎來今冬持續時間最長、強度最大的一輪降雪,部分地區累積雪量已經超過10厘米,黑龍江撫遠縣雪深超過90厘米。東北降雪在12月4日左右趨緩,但積雪及結冰對玉米購銷和運輸帶來的影響仍在發酵。目前看來,受資金牽制及臨儲收購規模預期縮減影響,前期囤貨貿易商出貨意愿較強,一定程度沖抵強降雪帶來的市場影響,東北產區玉米價格基本持穩。
5日~15日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頻繁,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將比常年同期偏低1~3℃。尤其是8日~10日,在冷空氣影響下,北方大部地區氣溫將下降4~6℃,其中新疆北部、內蒙古東部及東北地區降溫幅度可達10~12℃,西北地區、華北西部和北部、東北地區有小到中雪,部分地區有大雪,黃淮及其以南大部地區有小到中雨。11日~13日,受冷空氣南下影響,華北、黃淮、江淮、江南及華南溫度將下降4℃左右,西南地區及華南西部有小到中雨。
降溫利于東北玉米脫粒
降溫天氣有利于東北玉米脫粒,12月份上量高峰仍將持續,雖然市場供給增加,但有消息反映產區 收儲庫點農發行貸款近期將大規模下發,12月10日起產區臨儲庫點將正式進入大量收購階段,短期內對產區玉米現貨市場利好。
無可否認,一旦后期出現連續降溫雨雪天氣,因運輸受阻帶來的到貨量減少不可避免,尤其是南北購銷遭遇冬季車皮緊張所引發的請車難問題,不僅正常采購節奏被打亂,成交價格水漲船高,而且由惡劣天氣導致的毀約、撤單等現象造成企業損失,也將大大增加企業的采購成本。
養殖需求或將有所回暖
產區降溫降低蛋雞產蛋率,禽蛋及生豬運輸也將被冰雪阻礙,在氣溫變冷帶動終端蛋白需求增加的基礎上,1個多月以來持續弱勢震蕩的下游養殖產品價格將受提振。而且12月22日是“冬至”節氣,南方氣溫低迷、天氣陰冷令各地傳統臘肉制作進程加快,南方生豬價格有望止跌回暖。后續受元旦及春節前的備貨刺激,在豆粕等飼料原料成本大幅下跌的作用下,肉雞虧損情況有望緩解,生豬養殖利潤也會進一步提升,全國飼養行情或面臨新一波回彈。所以,單從價格層面來看,全國范圍雨雪降溫天氣對當前疲弱的產區原料及下游產品行情均有一定程度支撐。
臨儲收購仍是關注重點
當然,目前對玉米現貨市場影響最大的,莫過于東北臨儲收購進度。但因中儲糧總公司今年下發相關收儲文件中對玉米的質量要求嚴格,且財政資金面臨的壓力依然不小,本年度后期出現放松霉變玉米收儲的可能性不大。同時,從當前中儲糧租賃庫所須具備的資質及收儲條件來看,本年度中儲糧收儲庫點及租賃收儲點的整體規模有限,加之租賃庫貸款下發情況無法保證,預計臨儲收購政策執行前期中儲糧放寬收儲的可能性較小,提醒貿易商把握出庫節奏,及時鎖定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