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儲收購進度加快提振了市場信心,改變了前期東北玉米價格疲軟的局面,部分加工企業到貨量下降,開始提價收購玉米。
收購進度顯著加快
據國家糧食局統計,截至2014年12月31日,河北、黑龍江等11個玉米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新產玉米4714萬噸,比12月25日增加830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44萬噸。元旦節前玉米收購進度明顯加快,但仍略慢于上年同期水平。分產區來看,東北黑龍江和吉林收購進度最快。黑龍江地區收購進度估計達到50%,比上年同期偏快11個百分點;遼寧地區收購進度也達到50%,與上年基本持平;吉林和內蒙古收購進度比上年偏慢5個百分點左右,分別為35%和26%。華北地區收購進度與上年持平或略快1~2個百分點,河北和河南收購進度均為20%左右,山東收購進度估計為30%。
截至1月5日,我國臨儲收購總量累計已經突破1500萬噸。從歷年情況來看,每年的12月底至次年1月份是臨儲收購的高峰期,若近來收購進度能夠保持,1月底臨儲收購總量突破3000萬噸將不成問題。
市場信心得到提振
本周東北地區玉米價格穩中有漲,華北地區玉米價格漲跌互現。1月8日,吉林省吉林市14%水分二等玉米(下同)深加工企業收購價為2120~2140元/噸,黑龍江綏化青岡深加工企業收購價為2020~2040元/噸,均比上周上漲20元/噸;內蒙古通遼地區深加工企業收購價為2200~2240元/噸,遼寧沈陽地區飼料企業收購價2240~2280元/噸,均與上周持平。山東濰坊地區14%水分二等玉米(下同)深加工企業收購價為2190~2280元/噸,德州地區深加工企業收購價為2110~2170元/噸,均比上周下降10元/噸。河北石家莊地區深加工企業收購價為2130~2170元/噸,比上周上漲20元/噸;衡水地區飼料企業收購價格為2080~2100元/噸,比節前下降20元/噸。
臨儲收購進度加快提振了市場信心,改變了前期東北玉米價格疲軟的局面,部分加工企業到貨量下降,開始提價收購玉米。由于春節前加工企業需要集中備貨,未來一段時間加工企業的玉米需求量有望穩步增長,因此當前價格基本上已是底部,春節前東北玉米價格有望保持穩中上漲走勢。
華北地區在玉米上市壓力和需求不振的影響下,價格表現仍然疲軟,但農戶惜售心態加重,價格下跌空間有限。
專場競價成交低于預期
1月6日~8日,我國舉辦糧食專場競價銷售交易會,其中計劃拍賣黑龍江、內蒙古、遼寧和吉林玉米合計502.33萬噸。此次拍賣會遼吉玉米品質較好,交通較為便利,而黑龍江和內蒙古三等玉米居多。
按2013年吉林二等玉米計算,相鄰等級差價40元/噸,拍賣底價為2380元/噸,出庫估計為2500元/噸左右,運至北方港口平艙價格估計為2650元/噸左右,至南方港口到港價格估計為2750元/噸,而當前南方港口玉米價格僅2410元/噸左右,意味著虧損340元/噸左右。但這只是根據當前價格估算,5月后如果國內玉米價格上漲,虧損可能降低。
拍賣底價高于此前市場預期,這也造成報名參與的企業較多,而實際成交的企業少于預期。
北港小漲南港止跌
本周北方港口玉米收購價格小幅上漲。1月8日,遼寧錦州港及鲅魚圈港口14.5%水分遼吉玉米收購價格為2260~2270元/噸,理論平艙價格為2300~2330元/噸,均比上周上漲10元/噸。
廣東港口玉米價格基本穩定。1月8日,廣東深圳港口14.5%水分遼吉優質玉米成交價格為2410~2420元/噸,質量偏差的玉米價格為2360~2380元/噸,均與上周基本持平。貿易商從北方港口發運至南方沒有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