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yè)官員表示,今年中國國儲玉米庫存增幅將創(chuàng)下歷史最高紀錄。中國政府對玉米淀粉出口實施退稅,以提振玉米需求。
由于中國政府對玉米價格實施補貼,提振了國內產量,同時也導致庫存增長,促使中國將玉米淀粉以及其他玉米產品的出口退稅提高到13%,以便讓出口更有競爭力。
中國淀粉行業(yè)協(xié)會的官員表示,(出口退稅)幫助不大,因為出口量不多,過去幾年一直都在虧損。
2013/14年中國玉米消費連續(xù)第二年下降,因為買家尋求價格更便宜的替代品,例如玉米酒糟粕(DDG)。中國玉米淀粉缺乏競爭力的原因在于國內玉米價格比全球價格高出四成以上,這跟2008年以來推出的提高農村收入的政策有關。
出口退稅有助于將淀粉價格降至每噸450美元,比以前每噸低了50美元,但是這仍然高于木薯淀粉的報價每噸410到415美元,也高于印度玉米淀粉的報價每噸380到400美元。
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稱,國內玉米加工行業(yè)預期2014/15年度中國將消費5200萬噸玉米,高于2013/14年度的5000萬噸。作為對比,中國的玉米加工產能達到每年8000萬噸。
2014年中國玉米淀粉出口量減少到了56,400噸,比2013年低了41.8%,也遠低于2008年近45萬噸的歷史紀錄。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估計2014/15年度中國國儲玉米庫存可能增加6000萬噸以上,總庫存達到1.20億噸,相當于全國近八個月的消費量。這一庫存規(guī)模也高于行業(yè)分析師早先的預期水平。中儲糧公司在當前年度已經收購量近4000萬噸玉米。
今年中國玉米酒糟粕的進口量可能和去年創(chuàng)紀錄的540萬噸旗鼓行動,2014/15年度(10月至9月)高粱進口量可能提高到創(chuàng)紀錄的6000萬噸,高于2013/14年度的42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