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獨家視點 » 正文

糧食進口結構呈現兩大新變化

  作者: 來源: 日期:2015-02-11  

  受國內外價格倒掛、需求拉動等因素影響,2014年我國糧食(谷物)進口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進口量達1951.6萬噸,同比增33.8%,凈進口1874.7萬噸,同比增四成。同時,糧食進口結構出現了三大主糧進口總量減少、玉米替代品進口大幅增加兩個新特征,值得跟蹤分析。

  三大主糧進口總量明顯減少,應繼續發揮好進出口調控的積極作用。2014年小麥、稻米、玉米三大主糧進口總量818.4萬噸,同比減26.1%,在連續兩年保持1100萬噸以上后出現大幅下降,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內糧食庫存高企、階段性供給壓力較大的矛盾。分品種看,小麥進口量300.4萬噸,同比減45.7%;玉米進口259.9萬噸,同比減20.4%;大米進口257.9萬噸,同比增13.6%,但增幅比2011~2012年有所回落。專家分析,在國內價格明顯高于進口到岸稅后價的情況下,三大主糧進口總量出現下降,雖然有我國糧食產量“十一連增”且質量提高的原因,但更多是進出口調控尤其是進口配額有效管理的結果,表明我國糧食進出口調控措施仍有一定的騰挪余地。在當前我國經濟增幅放緩、糧食需求偏弱的形勢下,要繼續堅持在WTO規則允許的范圍內,主動打好貿易調控這張牌,優化利用配額管理等工具,為穩糧增收調結構、提質增效轉方式爭取寶貴的時間和空間,確保新常態下“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玉米替代產品進口大幅增加,應加快完善價格和市場調控機制。雖然2014年三大主糧進口總量減少,但高粱、大麥等玉米替代產品進口成倍擴大,導致谷物進口總量增加、結構明顯變化。其中大麥進口541.3萬噸,同比增131.8%,高粱進口577.6萬噸,同比增4.4倍。

  傳統上我國進口大麥、高粱主要用于釀酒,進口總量穩定在300萬噸左右,但2014年進口猛增至1100多萬噸,新增進口主要用于替代玉米作飼料。據專家對廣東飼料企業調研,由于2014年國產玉米價格到廣州黃埔港均價每噸2500元左右,明顯高于進口高粱、大麥價格(分別約1700元、1850元),加之高粱、大麥進口沒有配額管理,關稅僅為2%、3%,飼料企業受巨大價差驅動紛紛用進口高粱、大麥替代玉米。其中,禽飼料中高粱替代玉米的比例為20%~60%不等,育肥豬飼料中大麥替代玉米的比例約8%~10%。同時,全年玉米酒糟(DDGs)進口542萬噸(同比增35.3%),薯類(主要是干木薯)進口867萬噸(同比增18.4%),這兩者加起來超過了1400萬噸,也部分替代了玉米的深加工需求。據專家初步估計,2014年玉米替代產品進口的大量增加,至少導致國產玉米新增1000萬噸庫存。如果新年度澳大利亞(占2014年我國大麥進口總量的71.6%)、美國(占2014年我國高粱進口總量的93.8%)等主要出口國大幅擴種,高粱、大麥替代產品進口將進一步增長,加劇我國玉米庫容壓力。

  玉米替代產品迅猛增加這一新變化表明,我國糧食進出口管理是系統工作,如果缺少配套措施,難免“按下葫蘆浮起瓢”。因此,對于產業鏈相對較長的玉米,在研究替代產品進口調控措施的同時,應加快完善價格和市場調控機制,在確保不出現“賣糧難”、穩定農民種糧收益的前提下,形成國產玉米與替代產品的合理比價關系,促進玉米加工消費,防止玉米市場空間被擠占。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