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部總經濟師錢克明周一在全國政協會議上表示,在目前龐大的國儲庫存得到消化之前,中國應當將每年糧食進口量限制在最高不超過1100萬噸。這要比2014年的進口規模減少約43%。
中國政府領導人一再重申將控制糧食進口規模,以減少供應過剩,因為創紀錄的庫存規模正在造成貯存問題。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玉米消費國。今年中國國儲玉米庫存可能出現創紀錄的增長。目前的國儲玉米庫存已經相當于全國年消費量的一半以上。
2014年中國進口約1930萬噸糧食,主要受到高粱進口增長的驅動。2014年中國的高粱進口量比上年激增439%,達到創紀錄的577萬噸。
擔任政協委員的錢克明指出,從長遠來看,中國可能對進口持更為開放的態度,因為未來五年內國內糧食總產量將不會超過6.1億噸。他表示,今后不應再追求糧食產量的“十二連增”甚至“二十連增”。糧食需求超過6.1億噸的缺口應當通過進口來滿足。
2014年中國糧食產量實現連續十一年增長,但是也付出了沉重的環境代價。錢表示中國化肥的年使用量占到世界消費總量的35%,而且地下水存在嚴重超采。
錢克明預計到2020年時中國糧食(包括大豆)消費總量將達到7.2億噸。中國是全球頭號大豆進口國,2014年的大豆進口量達到大約714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