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炒房資金“炒”玉米,警惕投機資本擾亂糧價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1-05-11

我國糧食市場已成為國內外投機資本追逐的對象。投機資本炒作糧價,有可能成為糧食市場的“隱形殺手”

農民完全跟隨市場信號,在看漲的鼓舞下擴大種植面積,很可能等到的是糧價暴跌后的虧本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王建

近段時間,玉米價格波動較大。一位糧食經紀人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糧價波動的背后,除了供需關系的基本因素外,投機資本介入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投機資本乘糧價波動之機囤積居奇,炒作糧價,牟取暴利,甚至有炒房資金進入糧食市場。

專家和業內人士表示,當前糧食價格已不再單純由糧食供求關系決定,而越來越多地受到境內外投機資本影響。我國糧食市場已成為國內外投機資本追逐的對象。投機資本炒作糧價,有可能成為糧食市場的“隱形殺手”。

相對穩定的糧食價格對我國保障糧食安全很重要,應采取有效措施嚴防投機資本炒作糧價,持續加大監管力度,加強糧食流通監督檢查,嚴厲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切實維護好糧食市場秩序。

貿易商高價搶大豆 炒房資金入市“炒”玉米

黑龍江省孫吳縣哈屯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去年種了2.1萬畝玉米、1.5萬畝大豆。去年底合作社將大豆、玉米賣給了一家貿易商。“大豆是按保值方式賣的,就是按賣后一段時間內的最高價格結算。種了這么多年地就沒遇見過這種情況,貿易商都在搶大豆,收購資金非常充足。”合作社理事長王躍龍說。

據王躍龍了解,這批大豆目前并沒有進入終端市場,仍然囤積在中間貿易商那里。大豆價格已經遠超出市場預期。“我們賣的時候每斤兩塊五六毛錢,覺得已經很高了,后來每斤漲到快3塊錢。”

去年新玉米上市以來,價格不斷上漲,到今年3月初玉米收購價格達到最高位3080元/噸左右,此后價格一路下降,4月初創下階段新低2730元/噸左右,一個月之內每噸玉米價格累計下跌350元,此后又出現反彈。吳立昌是黑龍江省綏化市綏棱縣玉米經紀人,收購玉米10多年。他告訴記者,玉米價格大幅震蕩,除了供需基本面等常規因素外,資本介入起到了推動作用。

一位糧食經紀人告訴記者,當地糧食圈的人基本上互相都熟悉,但去年開始出現一些不認識的人搞糧食貿易,甚至有炒房資金涌入市場開始“炒”玉米。

資本炒作是玉米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去年底談到玉米價格時表示,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外的投機資本對糧食市場炒作有升溫跡象。

“階段性供需關系改變,是玉米等糧食價格急劇變化的主要原因,但是現在糧食價格已不再簡單地由糧食供求關系決定”,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說,近一段時間,國內外資本頻繁炒作疫情、洪災、臺風、蝗災等,一些與糧食無關的主體也進入玉米、大豆市場炒作套利。加上部分自媒體的放大效應,助推了糧食價格上漲。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在經歷了近半年的資本炒作之后,當前玉米市場金融屬性變強。

投機資本擾亂糧價 農民種地風險加大

資本炒作帶來的糧價大幅上漲,使農民種糧收益暫時得到提高,但糧食價格暴漲暴跌,波動異常,也給農民帶來傷害。受糧食價格影響,今年黑龍江土地流轉價格出現不同程度上漲。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興福鎮亞琴家庭農場主楊秀春本來想擴大種植規模,可今年土地流轉價格每公頃上漲2000元以上,而且農資、人力成本也都在上漲。“今年秋天玉米能否有好的價格還是未知數,種地的風險大大增加。”楊秀春說。

李國祥等專家表示,糧食不像工業品,農業具有生產周期長、轉型慢的特點,且農民風險承受能力普遍較差,如果農民在看漲的鼓舞下擴大種植面積,很可能在未來糧價暴跌后虧本。

中儲糧系統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政策性玉米去庫存基本完成,市場漲價預期比較強烈,大量投機資本進入糧食市場,放大了供需缺口,擾亂了市場秩序,導致玉米價格異常波動。黑龍江一位大豆貿易商說,在農產品期權和期貨市場投機容易。目前糧食市場上有不少基金,它們有能力干擾糧食市場。

要警惕國際投機資本蠢蠢欲動。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鐘鈺指出,從歷史教訓看,疫情、金融危機來襲時,正是投機資本炒作糧食的絕佳時機。巴克萊銀行、高盛集團、摩根士丹利等全球糧食大宗商品交易商對此樂此不疲、駕輕就熟。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程國強指出,2008年糧食危機實質是糧價危機,國際投機資本對少量的糧食短缺、減產預期進行大肆炒作,引發全球市場恐慌,多國采取出口限制政策,推動國際糧食市場價格全面上漲,最終引發全球糧食危機。

去年以來,受國際疫情蔓延等影響,不少國家限制了糧食出口。專家表示,國內外投機資本如果利用一些國家限制糧食出口,以及一些地區因蝗災導致糧食減產,炒作國際糧食市場價格,那么全球出現糧價風險可能是大概率事件。

國際糧價傳導作用明顯 嚴防投機資本興風作浪

相對穩定的糧食價格對我國糧食安全至關重要。受訪專家表示,在我國深度融入全球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國內外農產品市場關聯度日漸提升,國際糧價的傳導作用越來越明顯。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糧食消費量最大的國家,我國糧食市場已成為國內外投機資本追逐的對象,須采取有效措施嚴防投機資本炒作糧食價格。

嚴防投機商囤積居奇,加強糧食流通監督檢查,嚴厲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針對糧食現貨市場囤積居奇、人為放大供需缺口問題,專家建議,一方面要及時公開糧食市場信息,持續做好預期引導,嚴查相關企業,嚴厲打擊囤積居奇、惡意哄抬糧價等行為。另一方面要從調控端著手,讓市場尤其是惡意囤糧者有所忌憚,持續加大監管力度,加強糧食流通監督檢查,嚴厲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切實維護好市場秩序。

從資金源頭出發,遏制投機資金介入。專家建議,從源頭上抑制第三方資本利用低息資金對玉米、大豆現貨以及期貨市場進行炒作。尤其要加強境外資金監管,警惕國際投機資本借機炒作糧價。

重視后期可能出現的相關風險,及早謀劃應對策略。程國強建議,處理好輸入性糧食不穩定預期和風險,謹防市場恐慌、搶糧囤糧;抓緊補齊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短板,完善重要農產品儲備體系,建立高效安全可控的農產品應急供應保障網絡;強化農產品全球供應鏈管理,進一步提高大豆等大宗進口農產品風險管理能力,把風險防控在前端。

嚴厲打擊自媒體“斷章取義,惡意炒作”。玉米、大豆帶上金融屬性之后,國內自媒體包括一些短視頻平臺被資本運作方充分利用——向市場傳導不實信息,散布虛假糧價,惡意炒作供需缺口,擾亂市場,以此牟取暴利。針對此種情形,專家建議,加強自媒體監管,嚴懲違規傳播不實信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