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空尚未完全落地 玉米會不會逆流而上
上周受國家政策面調控力度加強的打壓,東北深加工企業相繼宣布暫停收購,加上資金方面的收緊,引發市場對后市價格走勢的擔憂,持糧主體看漲情緒明顯降溫,出貨量有所增加,局部價格持續小幅下調。雖然周末期間貿易商出糧數量不多,造成深加工企業廠門到貨量持續下降,部分企業上調幅度有所加大,但本周一加工企業在收購上量之后再次壓價收購,其中諸城興貿收購價2950元/噸,下跌14元/噸;臨清金玉米收購價2884元/噸,下跌6元/噸;德州福源收購價格為2900元/噸,下跌10元/噸;濰坊英軒酒精收購價2960元/噸,下跌10元/噸。截至本周一全國玉米現貨均價為2870.21元/噸,較上周一下跌0.25%。
目前來看玉米市場利空因素較多,對價格走勢有所壓制,具體如下:
一、政策管控不斷升級
經歷了春耕春種的售糧小高潮之后,玉米市場進入傳統的青黃不接階段,國家調控政策也有所升級。5月以來發改委等國家相關部門屢次在重要會議上強調要調控大宗產品價格(包括玉米),其中提到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相關部門,繼續密切關注糧食市場動態,堅決打擊囤積居奇、哄抬價格、捏造散布漲價信息等行為,維護糧食市場秩序和價格穩定。5月29日中儲糧儲運公司公布將拍賣進口玉米的消息,重點注意的是參加中儲糧網進口玉米競價銷售的企業須持有“兩證”:即《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轉基因生物加工許可證》(該證轉基因生物原料須包含玉米)和《進口糧谷加工/儲備企業備案證書》,且兩證必須在有效期內;第二,須在海關總署動植物檢疫司官網最新《全國進口糧食加工企業名單》中的玉米加工企業。進口玉米的拍賣已經直接屏蔽了貿易企業的參與資格,實際為面對用糧企業變相的定向式投放,一定程度會緩解企業用糧難問題。
二、新麥開始上市 替代效應擠占玉米需求
受比價影響,稻谷、小麥等替代品價格的優勢逐漸顯現,國內飼料企業玉米的使用比例不斷減少,飼用玉米消費替代比例在30-50%之間。用糧企業陳麥庫存及超期儲存稻谷繼續替代,當前小麥和玉米價差維持在-310元/噸左右。5月中下旬華北產區新麥已開始收割上市,飼料企業收購心態積極,再加上局部陰雨天氣導致新小麥品質下降,毒素超標,低質新麥流入飼料庫存數量較前期有所縮小,但仍對玉米價格有所打壓。市場供應渠道的多樣化,采購心態較為平穩。終端飼企對后市持謹慎態度,飼企普遍以剛性采購為主。
三、進口玉米及谷物增多
為了填補國內供應缺口,今年以來中國進口玉米等谷物量大增,據海關數據統計,4月進口玉米185萬噸,同比增108.6%;1-4月累計進口858萬噸,同比增301.2%。4月進口大麥115萬噸,同比增177.7%;1-4月累計進口大麥354萬噸,同比增147.5%;4月進口高粱103萬噸,同比增448.3%;1-4月累計進口高粱307萬噸,同比增274.1%。根據數據統計,截至6月初中國已采購了2200多萬噸美國進口玉米。美國農業部出口銷售報告稱,截止6月3日當周美國玉米出口檢驗量為1,413,073噸,上周2,104,363噸;當周美國對中國(大陸)出口542,565噸玉米,前一周為1,035,384噸。按美國農業部發布的購買、裝運數據測算,6月份美國玉米到貨量約60萬噸,后期玉米等谷物進口量仍將較大。
綜合來看,我們認為6月份中國玉米庫存將繼續下降,進口玉米數量依舊偏高,疊加替代原料大量使用,玉米價格上漲勢頭有所減弱。預計6月上半月玉米價格將適度震蕩偏弱,6月下旬止跌企穩幾率提高,月度均價環比適度下跌的幾率偏高。
一周熱點
- 2021-06-08截至6月4日,烏克蘭谷物及豆類出口已達4246.1萬噸
- 2021-06-08上周美國玉米出口檢驗量下滑,對我國裝運8船玉米
- 2021-06-081至5月份中國大豆進口量達到3823萬噸,同比提高13%
- 2021-06-08分析師平均預計美國玉米優良率下降至74%
- 2021-06-08分析師平均預計美國大豆播種進度92%,優良率為70%
- 2021-06-082021年6月7日世界主要期貨收盤價格一覽表
- 2021-06-08美國農業部:上周美國對中國大陸裝運0.8萬噸大豆
- 2021-06-08上周美國大豆出口檢驗量增長,但是比去年同期減少13%
- 2021-06-08中國海關:5月份中國大豆進口量環比提高近三成
- 2021-06-07截至2021年6月4日當周國際糧油期貨漲跌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