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市場突現3個信號,可能有望止跌了?
玉米接連幾日下跌,市場一片慘綠。隨著持糧主體以及加工企業對玉米后續市場的看跌,玉米行情一路下行。
然而進口玉米的拍賣卻仍在持續,第七次進口玉米拍賣將于23日開啟,拍賣烏克蘭非轉基因玉米2.3萬噸,地點為山東和廣東地區;拍賣美國轉基因玉米20萬噸,地點為福建、廣東、浙江及遼寧地區。
按照之前的規律,此次進口玉米流拍的幾率還很大,這也是當前各主體普遍對玉米行情的一個反應。但玉米“跌跌不休”,何時是個頭呢?近日市場呈現3大信號,或許玉米有望止跌了。
信號1:極端天氣頻發,市場糧源減少
之前由于持糧主體的心態變化,惜售心理下降,于是出糧增多,導致玉米價格全線走低。但隨著極端天氣的頻發,市場糧源開始逐漸減少,而持糧主體的心態也漸漸地恢復。這與之前6月底豬價觸底大跌的過程很相似,也是養殖戶心態崩塌后恐慌性踩踏出欄導致豬價大跌,而隨著觸發市場預警后,才漸漸好轉,養殖戶心態也漸漸企穩。
玉米雖然沒有生豬一樣的預警機制,但對于玉米來說,成本就是最有力的支撐。玉米價格大漲的背后因素中,其中之一就是成本的增長推動的。今年農資、化肥價格漲到離譜,種植成本飆升,再加上國際糧價上漲傳導到國內,貿易商建庫成本高企,所以成本是玉米的一個硬支撐。當價格低于成本線過多時,反而主體的抗價心態會增高。
信號2:生豬養殖處以處于調整期
玉米價格高漲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生豬產能的快速恢復,對飼料的需求激增,引發了對玉米需求的上漲。雖然當前豬價仍在成本線上下徘徊,但是已有漸漸企穩的跡象了,并且經過幾輪收儲,豬價已經處于調整期。而且多方市場都看好在三季度豬價有望迎來階段性的反彈,這對玉米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大的利好。
信號3:官方給出了判斷
生豬市場離不開政策導向,同樣糧食市場也離不開政策的引導。二季度玉米價格持續下行,除了受生豬養殖虧損以及深加工需求減弱的影響外,政策調控也是一大因素。
近日,農業農村部給出最新判斷,隨著夏糧豐收上市,以及玉米和高粱大麥等替代品進口到港的增加,今年秋糧收獲前,我國玉米市場供給有保障,價格高位趨穩的可能性較大。也就是說,玉米價格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很小了。
另一方面,國際糧價頻頻異動,除了干旱天氣的影響外,近日翻倍上漲的運費也成為玉米利漲的一大信號,所以在這種大背景下,國內玉米止跌有望,但是卻難言有什么大幅反彈,因為畢竟需求偏弱,市場難以提振。
一周熱點
- 2021-07-23今天,每噸玉米價格下跌6元,為何?其價格無上漲可能
- 2021-07-23Celeres:巴西大豆播種面積將提高,緩解全球大豆市場壓力
- 2021-07-23咨詢機構預計2021/22年度巴西大豆播種面積預期增加6.7%
- 2021-07-23格羅智能公司:遭受干旱影響的美國大豆作物仍有望恢復
- 2021-07-232021年7月22日世界主要期貨收盤價格一覽表
- 2021-07-23美國對華大豆出口最新統計:對華銷售總量同比增長1.18倍
- 2021-07-23截至7月15日當周,中國僅僅買入0.6萬噸美國新豆
- 2021-07-22新華熱評:豬價,要穩才好
- 2021-07-22ANEC再次上調7月份巴西玉米出口預測數據
- 2021-07-222021年7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預計同比下滑,因農戶囤積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