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延續弱勢,期價創11個月新低!中期跌勢已確立?
雖然有關國際糧食價格上漲的聲音仍然不絕于耳,但在國內方面,糧食價格上漲并不明顯,并且自年初以來,還呈現穩中趨跌的走勢,而對玉米來說更是如此。自去年底玉米期貨價格創出接近3000元/噸高位后,一直呈下行趨勢。截止8月27日收盤,大商所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再創新低,報收2478元/噸,在創造出11個月價格新低的情況下,一噸玉米的價格下跌了400多元;在一路跌跌不休的同時,技術K線已經連續四周收陰。在破位和新低不斷時,是不是代表玉米跌勢已經形成呢?
1、現實破位和牛市預期
單從技術層面來看,當期玉米期貨價格破位,或許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前期2500元/噸的支撐價位已經擊穿,連續四周收跌并且創造出新低,在另一邏輯層面上,或許也算是行情反轉的指標。但是在當前,國際農產品價格不斷走強,下游消費穩步增長,自然災害形成的減產預期看法一致的時候,盡管現實層面中價格已經破位,或許還有很多投資者寄希望市場噪音導致的價格背離,因為在當前基本面上,包括玉米在內的糧食價格不漲反跌,確實有些讓人難以理解。
2、價格背離和支撐
常理來說,期貨價格應該大于現貨價格,但是作為玉米來說卻不是如此,8月27日,鲅魚圈玉米價格還在2500元/噸之上,而大商所期貨價格卻不到2500元/噸,兩者基差擴大自150元。而來自另一個不斷縮小的價差,似乎也為后市玉米價格形成支撐,今年以來,伴隨著芝加哥玉米價格不斷上揚,加之前一段時間運費增長,進口玉米到岸成本價不斷攀升,配額外玉米價格甚至已接近2400元/噸,和當前期貨價格已經逐漸接近,理論上應該可以為后期玉米價格走勢形成支撐。
3、趨勢下行的基本面
今年國際糧食價格上漲明顯,但是國內糧價漲不動,原因在于國內糧食對外依存度不高,在三大主糧中玉米的缺口似乎最大,但因為進口配額制的因素影響,外盤價格漲跌對國內玉米價格影響有限。上半年進口玉米暴增,海關統計數據顯示,1-6月份,國內玉米進口量為1530.32萬噸,進口額40.4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2倍和4.2倍。進口量大幅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稱為壓制玉米價格上行的因素,而前期進口量增加的勢頭已逐步轉向,美國農業部報告數據顯示,截止8月19日當周,美玉米出口銷售69.06萬噸,較前一周減少97%。而根據中儲糧網站公布的信息顯示,8月27日進口玉米競價銷售,全部流拍。
4、跌勢已經形成?
市場運行的趨勢分為長期和短期,在價格不斷下滑中,若是認定當前價格已經破位的話,下一步的價格支撐甚至會看到2200元/噸。而在很多時候,人為的預估需要市場走出來之后才能定性。盡管盤面上破位已成為事實,但是無論從破位的時間還是從幅度上看,現在認為中期跌勢已經確立,或尚有為時過早之嫌,因為玉米的價格支撐還包含:商品整體上行的大氛圍、供需趨緊的長期展望以及減產、消費增長等等短期預估。
一周熱點
- 2021-09-23農業農村部關于印發《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暫行)》的通知
- 2021-09-23Datagro:2021/22年度南美大豆產量預計為2.1194億噸
- 2021-09-23MARS:2021年歐盟玉米和春大麥等夏季作物的單產下調
- 2021-09-23美國農業部出口銷售報告前瞻:豆油凈銷售量預計為0到2萬噸
- 2021-09-23美國農業部出口銷售報告前瞻:豆粕凈銷售量預計為7.5到27.5萬噸
- 2021-09-232021年9月22日世界主要期貨收盤價格一覽表
- 2021-09-23美國農業部出口銷售報告前瞻:大豆凈銷售量預計為50到110萬噸
- 2021-09-23截至9月15日,阿根廷農戶已銷售3000萬噸2020/21年度大豆
- 2021-09-23SECEX:9月份前三周巴西大豆出口量為324萬噸
- 2021-09-232022中國飼料工業展覽會將于2022年4月在南京市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