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需求增加,行情好轉,芽麥漲價,主力換月,還能繼續漲嗎?
(一)玉米現貨情況
上周玉米市場延續震蕩,偏強運行,價格小幅上漲。隨著玉米余糧的減少,受期貨盤面連續上漲,高位運行和小麥價格的反彈上漲的影響;加上供應有所緊張,港口以消耗庫存為主,庫存持續下降;以及進口成本小幅提升,多家直屬庫開收調節性儲備,都對現貨市場形成一定的提振,有效增強了市場信心,使得價格小幅上漲。不過五月底,黃淮海地區麥收時節,遭遇連續降雨,對麥收造成影響,使得芽麥比例增加;雖然削弱玉米飼用消費預期,造成飼料廠采購小麥增加,但也使得小麥價格提升,從而對玉米價格形成較大影響。而且芽麥質量好于預期,從開始的"賤賣"到現在的"瘋搶",價格大幅暴漲,東北多家深加工企業也開收,搶占芽麥市場。不過特別注意的是飼料廠對優質玉米需求依舊存在,玉米進入養殖需求旺季,深加工開機率提升,并且港口庫存持續減少!
近期的苞米市場再次發生變化。未來小麥價格如何影響玉米?未來幾個月貿易商如何進行交易?隨著余糧的消耗,玉米渠道庫存偏低,供應壓力明顯下降,未來需求將如何變化,是增加還是減弱?未來苞米價格如何?值得大家深思!
東北地區作為玉米的主產區,基層糧源見底,玉米供應量減少,市場庫存比較低,僅剩的糧源集中在貿易商手中,挺價惜售情緒有所升溫,價格持續偏強。當地用糧企業到貨量偏低,多以庫存消耗為主,收購積極性不高,按需采購滾動補庫;企業為鎖定本地糧源外流,按照需求小幅上調價格刺激到貨。東北地區直屬庫持續收購行為,也對玉米的行情起到一定支撐性;當周多家吉林中儲糧直屬庫的開收,提振了價格。同時,芽麥出關,到達東北,新天龍、燃料乙醇、鐵嶺國投等多家深加工企業開收,搶占芽麥市場。關注未來對玉米的影響。
由于近期下游階段性補庫需求釋放,港口走貨有所增加,但集港量較去年同期大幅降低,連續多日不足萬噸,雖然近日有所提升,不過依舊低于裝船需求,使得庫存繼續降低。當周港口貿易商收購積極性有所增加,收購主體增加。總體看當周,港口價格穩中偏強。
近期華北地區到車輛比較少,基層、糧商忙于新小麥,玉米上量偏少,當周到車輛最高不足五百臺,價格小幅提升。進入六月份,新麥大范圍上市,由于黃淮海地區出現芽麥現象,其替代優勢提升,不過芽麥質量好于預期,飼料企業大量使用小麥;同時隨著糧源逐漸減少,到車輛偏少,小麥價格上漲,尤其是芽麥價格出乎意料大漲,使得華北地區玉米價格堅挺,小幅漲價。周日由于到車輛不足200臺,大部分深加工上調玉米收購價格。而且河北地區小麥正在收割,關注質量情況,以及東北玉米入關,芽麥出關等方面,同樣值得大家關注!
(二)期貨行情回顧:
上周美玉米連續開盤價609美分/蒲式耳,盤中最高614美分/蒲式耳,最低595美分/蒲式耳,收盤于604.5美分/蒲式耳,跌幅0.53%。
國內玉米市場,玉米C2307合約,上周開盤價2651元/噸,盤中最高2675元/噸,最低價2631元/噸,收盤價2657元/噸,上漲6元/噸,漲幅為0.23%,周線實現四連漲。
玉米C2309合約,上周開盤價2607元/噸,盤中最高2635元/噸,最低價2581元/噸,收盤價2621元/噸,上漲14元/噸,漲幅為0.54%。玉米已經完成主力轉換,2309成為新的主力合約。
(三)中國玉米進口和美國玉米出口相關情況
大家知道影響國內玉米價格的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進口替代。中國已經連續四年超過720萬噸的進口配額。烏克蘭和美國是主要的進口來源國,不過中國玉米進口來源正在努力多元化。
烏克蘭農業部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7日,本年度迄今烏克蘭玉米出口量為2731萬噸,高于上年的2259萬噸。克里姆林宮周四表示,烏克蘭軍隊炸毀了一條從俄羅斯經烏克蘭運輸氨肥的管道,這將對黑海谷物協議產生負面影響。雖然最新的USDA供需報告將烏克蘭產量上調250萬噸,但是小編對此持懷疑態度,該國大壩的坍塌而引發的洪水損失數百萬噸農作物,將對未來糧食生產,尤其是玉米等谷物產量,產生較大影響,難道還能增產?
同時隨著本月巴西二季玉米開始收獲上市,巴西將逐步進入玉米出口高峰期。巴西谷物出口商協會表示,基于船舶調度信息,2023年6月份巴西玉米出口量估計為165.8萬噸,是5月份出口量493,385噸的三倍多。不過雖然巴西最大的玉米生產州--馬托格羅索州的2022/23年度玉米收割率達到3.65%,較前一周加快2.39個百分點,但整體收獲進度有所延遲。
從4月底以來,由于中國買家選擇更加低廉的巴西玉米,加上中美關系的惡化,開始頻繁取消已經簽訂的美玉米訂單。近兩周開始零星采購,但數量也比較少,加上墨西哥和未知目的地買家均取消訂單,使得美國農業部最新的玉米出口銷售數據大幅銳減,相當低迷。
截至6月1日當周,美國玉米出口合計凈增6.59萬噸,位于預期的低端,較前期大幅減少,上期數值為49.93萬噸。其中向中國銷售僅為7300噸,從一個月最大數值7.08萬噸大幅減少。
當周,美國玉米出口裝船為124.74萬噸,較之前一周減少13%,前期數值為143.48萬噸;較此前四周均值下滑4%。其中,向中國大陸出口裝船40.34萬噸,較前期小幅減少;前值為46.58萬噸,也是年內最大數值。
2022/23年度(始于9月1日)迄今為止,美國對中國大陸地區出口裝船量為688萬噸,較去年大幅降低,去年同期為1,067萬噸;已銷售但未裝船的2022/23年度玉米數量約為63萬噸,也遠低于去年同期406萬噸。
隨著美國農產品市場進入天氣市行情,新作玉米基本全面進入生長期,市場密切關注美國中西部的天氣,人們擔心不利的干燥天氣可能會損害新近播種的作物。美國六月份剛剛公布的玉米月度供需報告,沒有和預期那樣調降出口需求前景,也預期根據天氣情況對作物單產進行調整,不過對全球產量和庫存,以及美國庫存和該國國內供應預期等進行了調整。使得市場對本次的月度供需報告的反應較為平淡。
(四)行情回顧與未來分析
最近一段時間,大連玉米觸底反彈,持續上漲,一改前段時間低迷恐慌的局面,五月份更是實現V型小反轉。玉米2307合約,從5月12日最低的2495元/噸,最高反彈至6月5日的2675元/噸,反彈180點,完美達到預期,符合之前判斷。玉米2309合約從2481元,最高反彈至2635元,反彈150多點,也符合之前的預期判斷。
回顧一下近一個月的行情,大連玉米反彈上漲的主要原因,港口庫存持續下降、小麥價格企穩上漲、玉米余糧基層銷售完畢、貿易商挺價情緒、下游企業庫存維持相對低位、下游需求有所提升、頻繁取消美玉米訂單、進口到港節奏放緩等,當然還有技術方面的原因,以及外盤美玉米上漲,進口成本提升。
剛剛過去的一周,玉米沖高回落,高位震蕩,隨著芽麥被瘋搶,主力換月,09成為新主力,價格有所反彈。而且市場對玉米價格分歧在加大,小褚談談個人看法,供大家參考,小編認為最近一兩周,震蕩運行概率比較大,不足之處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芽麥出關,多家東北深加工企業收購小麥,對玉米需求有何影響?近期港口庫存大幅降低,近日收購主體增加,但集港量依然不能滿足;期貨面反彈上漲不少,今年玉米種植成本有所提高,市場還能否再度開啟"搶糧"?未來還能否再現大幅上漲的行情呢?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完成新舊交替,主力轉換的大連盤面將如何運行?值得大家深思!小編認為有幾個因素,需要大家重點關注:
(1)芽麥出關,進入東北市場,從上周的利空因素變成現在的"利多";東北深加工企業開收芽麥,搶占芽麥市場。"芽麥不光替代玉米的飼用還可以替代深加工?"
同時市場對于芽麥的數量有一定分歧,從2000--4000萬噸數量不等,但是造成今年小麥增產不如預期,優質小麥搶手,是大概率事件。而且近期芽麥價格瘋狂上漲,未來將如何?
(2)市場傳聞飼料稻谷定向拍賣將在6月中旬或月底重啟,底價上調100元/噸。不過按照計算,糙米性價比毫無優勢;從年初到現在,一直各種傳聞,遲遲不落地,意欲何為?
(3)港口庫存持續下降,近期進口玉米到港偏少;錦州港口中糧遲遲未恢復收購,產地和港口價格倒掛,集港量不足,不能滿足裝運需求;根據數據統計,已經不足200萬噸。
不過錦州港口收購主體增多,美國對華裝運數據加快,巴西二茬玉米正在收獲七月份到港預期有所增加。
(4)玉米余糧持續消耗,渠道庫存低,惜售挺價情緒有所提升;飼料廠和深加工玉米庫存極低,近期隨著淀粉下游好轉,開機率有所提升。
未來玉米需求如何變化?而且即將迎來養殖需求的小高峰,小麥能替代多少飼料用量?
(5)美玉米持續反彈上漲,進口成本有所提升,但是最新的USDA月度報告,沒有對其單產和出口進行調整,反而上調了美國國內供應,期末庫存增加。同時全球產量和庫存提升,尤其是烏克蘭玉米產量居然是增長250萬噸,讓人對其有一定質疑;
(6)玉米期現價差角度分析,港口主流收購價格為容重710,水份14,5的為2670--2680元/噸。現在玉米07合約,略微貼水現貨;新主力合約貼水幅度比較大,超過五十。今年玉米種植成本也較去年增加,未來現貨價格將如何?期貨和現貨,將如何變動?
而且從技術角度看,雖然近期持續反彈上漲,大連玉米處于漲勢中,但2680一線是重要壓力位,短期震蕩運行概率大,極容易出現回落的可能性。
一周熱點
- 2023-06-122023年6月中國大豆供需平衡表
- 2023-06-08新華揚獲批“農業農村部微生物酶資源開發與生態農業重點實驗室”
- 2023-06-08俄羅斯最大的賴氨酸工廠遭導彈襲擊后暫停運營,俄白市場對中國賴氨酸需求將大幅上升
- 2023-06-08卡霍夫卡大壩被炸,全球農作物期貨價格全線上漲
- 2023-06-072023年全球養豬企業TOP50出爐!中國上榜24家,母豬存欄超900萬頭
- 2023-06-06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2023年第二期獸藥質量監督抽檢情況的通報
- 2023-06-052023年新季小麥市場分析及操作策略
- 2023-06-05凍品庫存高企,豬價還有下跌動力嗎?
- 2023-06-024月糧食進口現狀及玉米替代進口分析
- 2023-06-02生豬價格“磨底期”將延至6月底 專家認為全年行情并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