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玉米開始落價了!市場瑟瑟發抖,這是不是大跌的前奏?
玉米的上漲是清晰可見的,同樣,玉米的下跌也是清晰可見的。接二連三的暴雪使東北玉米一點點的漲了起來,但隨著本月最后一輪暴雪接近尾聲,市場發生了變化。
首先是北港玉米出現了下跌,雖然跌幅很小,但是這也把市場給嚇壞了。這也說明市場對于玉米信心嚴重不足,早就成了驚弓之鳥,稍有個風吹草動,心態就慌了。
而在北港下跌之后,果不其然,深加工也緊緊跟上了腳步。
近日,已有多家企業下調了玉米報價。
至此,玉米市場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了。
那么,玉米會不會暴跌呢?
這是市場最關心的問題。
雖然說市場消息亂飛,但看跌之心卻是出奇的一致。
一方面,今年受玉米價格走弱的影響,農戶賣糧的積極性比較高。降雪影響的只是交通物流,玉米的賣壓并沒有消失。
所以一旦雪后放晴,賣壓釋放,上量激增,玉米有大跌的風險。
另一方面,政策端對于玉米的提振似乎有限。
雖然說收購已經開啟,價格也基本高于市場價,但是總體并沒有達到持糧主體的心理預期,后期能不能托住雪后的這波上量,很難說。
第三,雖然說今年各渠道庫存都偏低,企業也大多維持剛需庫存,經過這么長時間的大雪阻滯,也將迎來補庫需求。
但賣壓和需求究竟哪個先撐不住,這實在不好說,這再次形成了買賣雙方的博弈。
而參考以往的情況,雪后上量激增的概率很大,尤其是東北玉米已經出現了下跌的苗頭,這就更加劇了玉米大跌的風險。
那么,玉米真的會大跌嗎?
觀觀對此有兩個判斷,供大家參考:
第一,玉米下跌是大概率事件。
雖然說玉米價格走弱,難以達到持糧主體的心理價位,但是今年整個市場就偏弱,在整體下行的情況下,即使價格不盡如人意,賣糧的意愿也不會太低。
俗話說牛市看漲,而熊市能只能談賣,誰也不會在熊市中硬惜售挺價,這并不符合心理邏輯。
所以,年前玉米的賣壓還是挺大的,再算上暴雪使得賣壓延后,賣糧時間縮短,確實容易形成集中上量,這是需要警惕的。
第二,下跌是大概率事件,但持續大跌卻是小概率事件。
這里要再次回到我們之前說的“大趨勢和小行情”的理論上。
今年玉米的大趨勢是什么?
是價格重心全面下移,玉米市場回歸理性。
但是這并不是說玉米就要大跌,這種回歸更多是一種震蕩性的回調,而并非是飛流直下三千尺那種大落。
所以,雖然玉米階段性的風險挺大,但是從大趨勢角度來看,玉米的支撐倒也不少:
比如,雖然豬價旺季不旺,連連走弱,飼料需求下降,但是另一方面,玉米的替代也明顯下降,需求再次回歸玉米。
比如,自從10月份芽麥庫存逐漸消耗完畢,而小麥等價格走高,飼料企業已開始逐漸向玉米回歸,11月份時已經基本不再采購小麥了。
所以,玉米的剛性需求仍存。
再比如,臨近年底,收購主體有建庫及備庫的需求。
玉米的漲跌改變的是收購的節奏,并不是說就不收了,不儲備了。尤其臨近年底,企業除了剛需補庫的需求外,也要考慮年底建庫和備貨的需求,這也變相為玉米提供了支撐。
此外,今年政策對玉米的提振雖然說并不明顯,但是也絕沒有要壓制玉米的意思,之前中儲糧緊急辟謠稱沒有停止收購玉米,生怕市場會錯意,這也反映出對玉米市場的暗暗支撐。
所以,總體來看,玉米確實有破位下跌的風險,但是持續大跌的幾率很小。
如今市場陷入了一個怪圈,不看行情,而是更多靠猜測和臆想來判斷行情,這是不可取的。因為猜得太多容易影響情緒,而情緒這事大家都知道,有時候對行情有著極大的破壞力。
一周熱點
- 2023-11-27國家將啟動年內第三批收儲,對豬價有何影響?
- 2023-11-25青鳥論壇-第四屆飼料行業新產品新技術研討發布會暨第二屆北方飼料企業技術總監座談會的通知(第二輪)
- 2023-11-24供需雙弱 玉米價格上行乏力
- 2023-11-24豬企大面積虧損,養殖戶還在“守株待兔”等賺錢機會
- 2023-11-23河北省2023年收購玉米質量調查和品質測報情況
- 2023-11-23喜報 | 農學部10人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 2023-11-22多空交織 豆粕上下兩難
- 2023-11-222023年10月份山東飼料行業信息(總第27期)
- 2023-11-22豬市走勢:標豬漲至8塊,中大豬繼續偏強!
- 2023-11-21總投資50億元的正大百萬頭生豬全產業鏈項目開啟“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