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提到東北玉米可能還沒跌夠,還有繼續下跌的空間,很多朋友留言詢問東北玉米還要跌到什么時候?到底啥時能止跌啊?
說實話,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因為至少目前來看,玉米的走勢完全是各掃門前雪了。
山東華北的情況不用多說,門前的雪已經掃得差不多了,這也是為啥山東華北玉米又漲起來了,并且呢,可能還能繼續上漲。
主要原因就是現在玉米的關注點都在東北,華北的上量有所減弱,再加上前期跌得夠嗆,也有超跌反彈的情緒。
再加上天氣給力,玉米的上量也就被控制住了,只要上量有限,那么價格也就不會出現太大的風險。
但東北市場就不一樣了。
目前的東北市場可以說是風雨交加,東北玉米跌成這個樣,肯定不止是一個原因造成的,而是多重因素的疊加。
第一個因素就是大水分糧的集中上市。
黑龍江玉米本來是有優勢的,但是自從直收糧一上來就打破了這種平衡,因為玉米水分偏高,而出糧率又偏低,又難以儲存,于是持糧主體就失去了先機,定價權落到了收糧主體的手上。
本來就是水分糧,又是玉米大上量的收獲時期,所以順勢壓價就成了必然操作。
第二個因素是市場情緒太弱。
雖然說每年這個時候玉米都要面臨集中上量,也就是供應猛增的問題,但是每年的情況也不一樣。
今年的市場情緒尤其弱,主要是因為大家都想著玉米會在青黃不接的時候迎來上漲,結果沒成想不僅沒漲反而迎來了大跌,直接把玉米最后的那點看漲期待給跌沒了。
于是,悲觀情緒越來越濃重。
在這種情況下,各收糧主體情緒都偏低,比如貿易環節存糧意愿較低,更傾向于隨收隨走,而企業呢,則更是隨采隨用,繼續保持低庫存狀態。
失去貿易環節作緩沖,大量潮糧直接沖擊到深加工,于是市場明顯供大于求。
第三個因素就是天氣。
沒錯,天氣是把雙刃劍,雖然天氣影響了山東華北的上量,但是對于東北玉米來說并不算友好,因為當然氣溫仍然偏高,仍達不到東北玉米的存儲條件,所以持糧主體即便有惜售情緒,也很難硬挺。
但也有人發現了,東北玉米在跌,而華北山東在上漲,并且兩者已經在形成價差。
那么,隨著價差的形成,山東華北玉米會不會拉動東北玉米呢?
趨勢上看有這個趨勢,但真正拉動的可能性可能不大。
因為山東華北雖然持續上漲,但是并不穩定,短期內價差有擴大的趨勢,但是恐怕并不能長久。
因為山東華北的上量很大程度和天氣有關,過幾天雨過天晴,氣溫回升后,上量很可能又要沖高。
所以價格震蕩的概率很大。
而東北市場目前也不具備自身反轉的契機,一方面,現在東北玉米正在集中上量,供大于求,價格壓制比較明顯;
另一方面,需求端還未全面增量,對玉米的支撐也就有限。
所以東北玉米已經快接近底部,但是想觸底反彈恐怕還需等待。
主要等待3個契機:
一是儲備庫陸續開收,持續發酵影響市場情緒。
這需要一個過程,而且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市場信心從崩塌到建立需要時間。
二是等待飼用需求的增長。
玉米的需求分為深加工和飼用,但飼用是主要需求,而當前國內飼用需求還并沒有出現明顯增長,需求端仍未全面發力。
三是等待天氣變化。
隨著玉米的持續下跌,其實已經接近成本線了,基層已經有了部分惜售情緒,但因為天氣原因不能硬挺。
但隨著后續天氣變冷,氣溫降到安全存糧條件以后,玉米上量必然得到控制,這時疊加各渠道低庫存有補庫需求,才會扭轉玉米供需局面,使玉米逐漸走出深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