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是國內玉米主產區,作為玉米主要外流省份,對國內玉米價格有一定話語權,深加工及下游飼料養殖行業發展勢必對玉米貿易方式產生重要影響。市場對舊作玉米余糧情況、售糧進度極為關注,對新季玉米的種植成本、種植意愿的討論也非常激烈。筆者通過對黑龍江西部舊作玉米余糧情況進行實地走訪,觀察玉米貿易商收購心態,對后期價格走勢進行研判。
此次調研主要了解黑龍江舊作玉米余糧情況、貿易渠道庫存情況、新季玉米種植預期、大型貿易及加工企業頭寸情況及后市策略等。調研地區覆蓋哈爾濱、齊齊哈爾、大慶、綏化等地。
余糧所剩不多 糧質整體較好
余糧情況:從樣本點整體上看,黑龍江西部農戶手中“地趴糧”余糧不足一成。中間貿易商、烘干塔整體存糧在兩成左右,大部分潮糧在春節前后轉移至深加工企業手中,或已經消耗,或作為深加工企業庫存,受限于樣本點數量和企業經營方式,具體比例各有差異。相對而言,樣本點齊齊哈爾克東、克山地區余糧相對較少,大慶林甸地區較為充足,是調研的幾個地區中糧源相對較多的地區。
新糧質量:從調研樣本點來看,玉米質量整體較好,個別地區甚至比上年同期更加優良。一部分原因在于上年的水泡糧大多出現在黑龍江東部,西部地區受降水影響不大;另外,樣本點地區多以崗地為主,地勢有利于排水引流,降水不易積存,整體水熱條件對玉米生長有利。
增儲持續提振 售糧進度較快
綜合各方面因素分析,國內玉米受春節前后4次增儲消息的提振,價格震蕩上行,加之最近中美貿易政策變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利好國內玉米價格。 當前市場關注點在于3月下旬及4月初產地余糧的賣壓情況。從此次走訪調研情況來看,預計賣壓不及預期,基層和貿易商手中余糧總體不足三成,比上年售糧進度明顯偏快。 后期需密切關注東北地區天氣情況、貿易商售糧心態以及國家政策變化情況。若隨著時間推移,氣溫回升之后賣壓仍舊較小,則玉米預計將迎來一波較為流暢的上漲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