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籽進口新標準推遲執行 菜粕供應偏緊格局將改善
我國與加拿大之間的油菜籽貿易問題有出現轉機的跡象。在華訪問的加拿大總理特魯多8月31日表示,中方同意將原定于9月1日實施的油菜籽進口新標準適當往后推遲,而一個長期的解決方案正在制定中。
據記者了解,國家質監總局今年2月通知加拿大食品檢驗局,自4月1日起對加拿大出口的油菜籽實施更嚴格的質檢標準,要求雜質率不能超過1%,此前標準為2.5%,隨后又將實施時間推遲至9月1日。
中方表示,這一舉措是為了防止黑脛病等農作物病蟲害傳入。而加方認為,額外的清潔工作成本昂貴、沒有必要,并且不會提高安全性。
近年來,由于我國油菜種植面積逐年下滑,為了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我國每年從加拿大及其他國家大量進口油菜籽。進口油菜籽在沿海地區加工后,菜油和菜粕又被運往內陸,甚至連長江流域的油菜主產區也成為主要銷售地。這不但改變了我國油菜產業格局,而且對國內植物油脂和蛋白飼料市場供求關系、價格等形成了較大影響。
中方收緊油菜籽進口標準,無疑將使全球最大的油菜籽生產國加拿大出口受到影響。根據加拿大統計局數據,油菜籽是加拿大與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商品,過去十年間,加拿大對中國的油菜籽出口量翻了10倍。2015年,中國從加拿大進口390萬噸油菜籽。加拿大油菜籽理事會主席帕蒂·米勒表示,要滿足中國的進口新標準難度較大,成本較高,會影響生產,并導致出口量減少。
美爾雅期貨油脂研究員黃蔚告訴期貨日報記者,我國進口加拿大油菜籽推遲實施新的質檢標準,對國內植物油脂和粕類市場產生了較大沖擊,菜粕和菜油期現貨價格很快就有所反應。鄭商所菜粕近月合約期價在8月31日夜間交易時段開盤即跌停,菜油、棕櫚油、豆油和豆粕期價也出現了較大跌幅。
“去年我國油菜籽進口量達到450萬噸,進口油菜籽已逐漸在國內市場占據主導地位。今年上半年,由于我國加強對進口油菜籽的管理,進口油菜籽數量出現了較大幅度減少,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下游產品菜粕和菜油價格穩中有升。”黃蔚說,隨著油菜籽進口新標準推遲實施,預計國內油菜籽市場供應稍偏緊的態勢會很快緩解,菜粕市場供應偏緊的格局也將得到改善。
一周熱點
- 2021-03-02上周美國玉米出口檢驗量增長,對我國裝運五船玉米
- 2021-03-02美國玉米酒糟粕周報:天氣改善,產量恢復,玉米酒糟粕價格下跌
- 2021-03-022021年3月1日世界主要期貨收盤價格一覽表
- 2021-03-02美國農業部:上周美國對中國大陸裝運33.4萬噸大豆
- 2021-03-02上周美國大豆出口檢驗量增長,比去年同期提高49%
- 2021-03-02AgRural:截至2月25日,巴西大豆收獲完成25%,產量上調
- 2021-03-02美國玉米現貨市場述評:現貨玉米市場下跌
- 2021-03-02玉米緣何強勢上漲?資金釜底抽薪,牛市究竟能走多遠?
- 2021-03-01截至2021年2月26日當周國際糧油期貨漲跌一覽表
- 2021-03-01美國農業部報告可能顯示1月份大豆壓榨量為1.952億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