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1月12日的一周里,印度食用油市場價格大多下跌,尾隨國際市場走低。
周五,印度進口的24度精煉棕櫚油報價為每噸62,500盧比,比一周前下跌700盧比或者1.11%。孟買進口毛豆油報價為每噸69,000盧比,比一周前上漲500盧比或者0.73%;進口毛棕櫚油在坎德拉港的報價為55,500盧比,比一周前下跌900盧比或者1.60%。
同期印度國產食用油價格穩中有降現。其中花生油報價每噸93,000盧比,比一周前下跌3,000盧比或者3.13%;菜籽油價格為每噸77,000盧比,和一周前持平;葵花油價格為每噸66,000盧比,和一周前持平。
從外部市場走勢來看,截至上周五,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BMD)的基準3月棕櫚油期貨收報每噸2536令吉,比一周前的2594令吉/噸下跌58令吉或者2.2%。周五,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3月豆油期約收于33.13美分/磅,比一周前的33.76美分下跌0.63美分或者1.9%。
印度政府在2017年11月17日宣布將毛棕櫚油進口關稅提高一倍,達到30%;精煉棕櫚油進口關稅從25%提高到40%。毛豆油進口關稅從17.5%提高到30%,精煉豆油進口關稅從20%提高到35%。印度政府還將大豆進口關稅從30%提高到45%。毛葵花油進口關稅從12.5%提高到25%,精煉葵花油進口關稅從20%提高到35%。
印度煉油協會(SEA)總經理B.V. Mehta稱,印度政府在不足三個月內連續第二次上調進口關稅,將推動國內食用油價格上漲,提振國產大豆和油菜籽的價格。
印度大豆和油菜籽價格一直低于政府制定的支持價格,引發農戶的強烈不滿。
印度食用油進口商――Sunvin公司總經理Sandeep Bajoria稱,即便關稅上調,印度在2017/18年度仍需要進口約1550萬噸食用油,雖然低于他早先預測的1590萬噸,但是高于上年的1500萬噸。Bajoria表示,關稅上調可能對進口造成輕微影響,印度仍需要進口,因為國內需求旺盛。
印度煉油協會(SEA)1月12日發布的月度數據顯示,2017年12月印度植物油進口量為108.9萬噸,低于2016年12月份的121萬噸。2017/18年度的頭兩個月,即11月到12月份期間,印度植物油進口量為233.8萬噸,比去年同期的238.5萬噸減少2%。
印度是全球主要的植物油進口國。2016/17年度印度植物油(包括食用油和非食用油)進口總量為1544萬噸,比上年的1473.8萬噸增加4.75%。
印度是世界頭號食用油進口國。印度每年植物油需求量約為1800到1900萬噸,其中近60%的需求依賴進口滿足。印度主要從印尼和馬來西亞進口棕櫚油。此外,印度每年還從南美進口大約100萬噸豆油,從烏克蘭和俄羅斯進口100萬噸葵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