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9年11月8日的一周里,印度的食用油價格上漲,其中進口植物油價格漲幅尤為突出。
上周五,印度進口的24度精煉棕櫚油報價為每噸70,500盧比,比一周前上漲3,500盧比或5.22%。孟買進口毛豆油報價為每噸76,500盧比,比一周前上漲4,500盧比或6.25%;進口毛棕櫚油在坎德拉港的報價為61,800盧比,比一周前上漲2,800盧比或者4.75%。
同期印度國產食用油價格也大多上漲。其中花生油報價為每噸102,000盧比,和一周前持平;菜籽油價格為每噸84,000盧比,比一周前上漲2,500盧比或3.07%;葵花油價格為每噸78,500盧比,比一周前上漲2,000盧比或2.61%。
從外部市場走勢來看,上周五,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BMD)的基準2020年1月棕櫚油期貨收報每噸2461令吉,比一周前的2398令吉上漲63令吉或者2.63%。周五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2019年12月豆油期約收于31.03美分/磅,比一周前的30.96美分上漲0.07美分或0.23%。
印度煉油協會(SEA)10月15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9月份植物油進口量為1,303,976噸,比上年同期的1,491,174噸減少13%,其中包括1,254,443噸食用油和49,533噸非食用油。
在2018/19年度的前11個月,即2018年11月到2019年9月期間,印度植物油進口總量為14,171,462噸,比上年同期提高3%。
印度政府從9月4日起將馬來西亞精煉棕櫚油進口關稅上調5%,因此現在無論產地來自何處,毛棕櫚油與精煉棕櫚油的稅差都增至10%。雖然9月份印度進口的24度精煉棕櫚油數量基本穩定,但是從馬來西亞進口數量比前幾個月減少三分之一。
10月21日,印度煉油協會要求會員停止從馬來西亞采購棕櫚油,以幫助政府向馬來西亞施加壓力,因為馬來西亞在聯合國批評印度入侵克什米爾地區。上周初就有報道稱,由于擔心印度政府采取報復措施,許多進口商和精煉商改從印尼采購11月和12月船期的棕櫚油。貿易商稱,在周一印度煉油協會發出這一呼吁后,幾乎所有印度煉油廠都會停止從馬來西亞采購棕櫚油。不過考慮到印尼棕櫚油供應偏緊,想要滿足印度需求力有不逮,印度市場上的進口植物油價格強勁上漲也在意料之中。
2018年11月到2019年9月期間,由于從馬來西亞進口的精煉棕櫚油關稅較低,印度的精煉棕櫚油進口增至2,612,394噸,同比增加31%。這導致毛棕櫚油進口下滑,從上年同期的11,343,273噸減少至10,969,087噸,這降低了國內精煉產能利用率。
2018年11月至2019年9月期間,印度的棕櫚油進口量從上年同期的7,947,472噸增加至8,630,680噸,主要原因是精煉棕櫚油進口提高。同期軟油進口從上年同期的5,394,614噸降至4,950,801噸。在過去一年中,國際市場棕櫚油價格下跌1-3%。棕櫚油和軟油的價差擴大,導致棕櫚進口提高。
印度是世界頭號食用油進口國,進口的食用油相當于國內需求的三分之二以上,而在二十年前這一比例只有三分之一,進口依存度提高的原因在于印度國內產量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印度主要從印尼和馬來西亞進口棕櫚油。此外,印度每年還從南美進口大約100萬噸豆油,從烏克蘭和俄羅斯進口100萬噸葵花油。